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壽光市留呂小學 “健體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來源:山東教育報 時間:2021-08-30  閱讀:次   |
42.9K

  □ 通訊員 隋艷玲 張玉波

  每到大課間,學校操場上總是活躍著學生們靈動的身影,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籃球或排球,有的踢毽子……學生們個個動作敏捷,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這是壽光市洛城街道留呂小學“健體教育”的一個剪影。

  近年來,該校致力于特色品牌建設,秉承“以體啟智、以體養德”的辦學理念,以多彩體育活動為抓手,推進“體教融合”,讓學生感受校園體育的魅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的辦學品質大幅提升。

  確立特色方向,提升軟硬件配備

  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當前很多少年兒童因為受手機等電子產品影響,不喜歡運動鍛煉,出現了體質肥胖、視力低下等問題。面對這一形勢,學校將陽光體育作為助力學生全面成長的抓手,聘請專家團隊入校調研,突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優勢,制定了《留呂小學“健體教育”提升方案》,設計了“專家引領、部門負責、教師實施”3層網格化管理提升路徑,確立了“學校藝體組牽頭、家庭協同、社會參與”的一體化聯動工作模式。

  學校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場地建設,先后投資100余萬元建設健體廣場,翻新塑膠跑道,新植草坪,添置、更新體育設施。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學校安排專職體育教師及骨干教師參加國培、省培計劃;與壽光市足球協會緊密合作,定期邀請教練到校對師生進行專業訓練;與民辦培訓機構合作,邀請其特長教師到校兼職;積極爭取城區教師到校支教,使“健體教育”快速推進。

  打造特色課程,實現體教融合

  學校遵循“教育過程就是課程”的理念,結合“健體教育”活動方案,不斷完善健體特色課程,拓展育人內涵。以骨干教師隊伍為保障,探索“集中授課、分層教學”模式。打破班級界限,調整課時安排,年級統一授課,體育教師全員參與。課堂采取“1+1+X”授課模式,即每節體育課先由一名教師帶一個班做一項準備活動,再教一項體育技能;然后,每名教師指導一個活動項目,學生根據特長和愛好自主選報項目。每個活動項目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和掌握水平開展分層教學。

  體育課、大課間、社團活動是學校的三大特色活動,也是“健體教育”特色課程的主要載體。學校組建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跳繩、踢毽子、皮劃艇、射擊等10多個健體社團,每名學生至少參與一項社團活動,每名教師具體負責一個項目。上午大課間,學生集體跳校園舞;下午大課間,開展社團活動;每天下午放學后的延時服務時間,分項安排社團活動;每周日下午,針對特長生開展足球、籃球訓練,邀請市足協的教練現場指導。

  學校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健體教育”內容,推進體育與課程融合發展,編寫了《體育與藝術》《體育與人生》《數學與體育》《語文與體育》等特色教材,與家委會和壽光市足協共同編纂《學校管理與球場》《團隊合作》等教材,讓師生通過體育鍛煉加深對人文、藝術、人生的感悟。

  實施科學評價,助推深度發展

  學校充分利用“2+1+X”特長引領評價云平臺,制定評價項目和評價目標,在平臺上設立“直播指導”“日常管理”“評價激勵”“檔案記錄”“特長展示”等功能,建立多元評價機制,通過教師、同學、家長、網友的點評和鼓勵,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增強自信。數據平臺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測評與管理功能,可以評價教師、班級、學校在“健體教育”中取得的成績。平臺評價數據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教師所輔導的學生成績計入教師量化考核,班級管理團隊根據班級成績量化積分。

  幾年的探索實踐擦亮了學校的“健體教育”品牌,師生的健體效果也顯而易見。“通過‘健體教育’,每名學生都至少擁有兩項體育愛好,有的學生升入初中后通過體育特長考入高中。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的品質素養,讓學生明確了人生方向。”說起學校的健體特色品牌,該校校長郎咸民的話語里充滿了自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