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80后“校長爺爺”的別樣教育人生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1-11-15  閱讀:次   |
42.9K

  一則小視頻讓一所鄉村小學成了網紅。

  “妞妞干啥嘞啊這是”“給俺媽吃嘞”……不久前,這組對話伴隨著一段視頻爆紅網絡,讓不少網友潸然淚下。發問的是河南省太康縣清集鎮二郎廟小學校長張鵬程,回答者是該校年僅6歲半的一位小女孩。當時正值學校午餐時間,小女孩悄悄藏下雞腿準備留給媽媽。因用手機記錄了這個充滿愛心的鏡頭,張鵬程被網友稱為“80后白發校長爺爺”。

  花白的頭發,黝黑的皮膚,深深的皺紋,瘦弱的身體……僅看外表,你難以想象這是一位年僅39歲的80后小伙兒。無論視頻里還是現實中,二郎廟小學校長張鵬程都會讓初次見到他的人感到意外。

  鄉村留守兒童何以生命綻放

  “你不能走,這次不賠100萬元,你走不了。”一個10歲左右、臉蛋白里透紅、神情嚴肅的男孩正躺在地上,雙手抱著張鵬程的腿,不停地嚷嚷著。周邊站滿了圍觀的小朋友,他們笑得前仰后合。

  這個小男孩叫張賀軒,因喜歡和校長玩碰瓷游戲,被同學戲稱為“碰瓷大王”。這樣的場景在二郎廟小學經常發生,與校長這樣嬉鬧是孩子們的最愛。

  記者發現,每當張鵬程下課走出教室,孩子們便蜂擁而上,圍著他說話,往他身上爬,給他捶背,捏他的臉,捂他的眼睛……各種動作應有盡有,自然得就像呼吸一樣,完全是孩子們和張鵬程享受幸福的一種方式。

  “我們最喜歡的事就是和校長一起玩,我們喜歡給校長稱臉子(河南方言,耍貧嘴、開玩笑之意)”“校長是我干爹,我喜歡對校長撒嬌”“我們喜歡學校,因為校長對我們可好……”說起校長,這些鄉村留守兒童絲毫不怯生,在記者面前嘰嘰喳喳、談笑風生。

  一天的采訪下來,記者發現二郎廟小學雖然有150多個留守兒童,但個個活潑開朗、生命綻放,根本看不出長期缺乏父母陪伴。可以說,這是二郎廟小學最大的一個奇觀。

  “你們平時想爸媽嗎”“回家都做些什么”?面對記者的問題,二年級學生張碩搶先開口,“每周末回家,我要給奶奶做飯,奶奶75歲了,農歷10月23是奶奶生日”“想爸媽時,畫下來就不想了”。談到父母,張碩的神情立馬變得有些迷茫,“爸爸說,‘我給你掙錢,你想我干啥呢?’”

  “白白胖胖,充滿希望;黑黑瘦瘦,充滿豆豆”“哈哈哈……”伴隨著“碰瓷大王”對另一位男生的調侃,所有的孩子都大笑起來。

  在二郎廟小學的孩子身上,記者看不到怯弱、孤僻、不自信,或許正是因為張鵬程創生了一種樸素、真實、充滿愛的師生關系,化解并療愈了孩子缺乏父母關愛的心靈傷痛。對此,張鵬程將其歸功于自己的小學啟蒙老師王在榮。

  “小時候家里窮,父親對我要求極其嚴格。在家里得不到的,在王在榮老師那里得到了彌補。”張鵬程打開了溫情回憶的大門,“幾乎每天放學,我們五六個同學都去王老師家里做作業,幫著干點農活,經常在他家吃飯。他家里做好吃的,每次都叫我去吃……”

  小學三至五年級,張鵬程都是學霸,不僅經常在縣里受表彰,而且獲得過中南六省小學數學競賽二等獎。“每次外出參賽都是王在榮老師陪同,吃飯、交通、住宿全是他出錢”。初中畢業時,張鵬程以全鄉第一名、高出優質高中錄取線幾十分的成績被當地師范學校錄取。

  張鵬程直言,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王在榮老師,而自己的夢想就是做王在榮那樣的老師。

  如何扮好六重職業角色

  在二郎廟小學,從某種意義上說,作為玩伴的張鵬程比作為教師的張鵬程對孩子生命成長的意義更大。但除了玩伴、教師外,張鵬程在學校的職業角色至少還有四種:買菜員、廚師、宿管、校長。

  為了讓孩子們吃好飯,張鵬程經常凌晨3點多就起床,開著面包車到縣城附近的蔬菜批發市場購買孩子們喜歡的各種蔬菜、魚蝦。天亮回到學校,卸貨、搬運,與廚房師傅一起做飯,照顧孩子們起床,帶領他們早讀、做操,給孩子們打飯,飯后開始上課……一直忙到晚上宿舍熄燈。這就是張鵬程一天的工作生活流程。

  “他始終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一心為了孩子,把孩子看得比自己重要。”這是二郎廟小學教師馬安然對張鵬程的評價。

  “作為二郎廟小學的一名教師很光榮。學校氛圍很好,教師間相處得很和諧、融洽。”馬安然告訴記者,“伴隨著學校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關注我們,這是好的,孩子們也很開心。作為教師,我們感到自豪,更感到壓力,怕做不好。”

  張鵬程的堅守與付出感動了眾多網友。“感謝您的堅守,孩子們有您很幸運”“真正的人民教師、好校長”“看到年輕校長的白發,我禁不住淚流滿面”……

  江蘇一個三甲醫院的護士在給張鵬程的來信中這樣寫道:“這個視頻我反反復復看了5遍,您的樸素與無私深深打動著我。看到您在物質上的簡樸甚至是貧瘠,我胸口像壓了一塊巨石,喘不上氣來……同樣是80后,我比您也就小了幾歲,我難以想象:您是以怎樣一種頑強精神和毅力在堅守著這份崇高的事業……”

  的確,張鵬程是有鄉村教育情懷的。正式成為一名教師前,張鵬程有過8年的白領職業經歷,無論是待遇還是身份,都足以讓鄉親們羨慕。

  2003年,張鵬程去浙江義烏打工,進廠一個月就被提拔為組長,一年后升任車間主任,管理400多人。5年后,張鵬程進入公司做人事管理工作,認識了同事田麗歌,收獲了愛情。

  然而,職場上的成功并沒有淹沒張鵬程的教育夢。2012年,張鵬程參加家鄉招教考試,正式成為一名教師。

  2018年,張鵬程回到二郎廟小學任校長時,學校只有20多名學生,教師奇缺。家長擔憂學校的存續,紛紛將孩子轉學或帶著孩子到務工的城市就讀。為了留住學校,張鵬程想辦法拓展生源,墊付資金改造校舍,并開辦了食堂和宿舍。

  起初開辦寄宿時,因為沒有女教師住校,學校只有男生宿舍。看到這一切,田麗歌決定留下來陪丈夫辦教育,幫助料理學校事務,并開設了女生宿舍。

  距離最近為何“兩地分居”

  張鵬程和田麗歌雖然同在二郎廟小學工作,但他們長期處于“分居”狀態:因為沒有宿管員,孩子們年齡又太小,每天晚上張鵬程住男生宿舍,田麗歌住女生宿舍,每晚都要巡視幾次,給孩子蓋被子,有的孩子夜里哭著想媽媽,他倆還要扮演父母的角色,撫慰孩子的情緒,照顧他們睡覺。

  “我在學校屬于生活老師,在后勤打零工。平常哪位老師請假,我臨時頂替上課,我也是師范學校畢業。”田麗歌說,為了給孩子多一些陪伴,他們夫婦常年以校為家,家里的老宅距離學校不足百米,但3年來夫婦倆沒有在家住過一個晚上,寒暑假、春節也不例外,“因為生活用品都在學校宿舍,家里連俺倆的被褥都沒有”。

  “有愛心,有責任心,有教育情懷,踏實肯干”,是田麗歌對張鵬程的評價。田麗歌曾見過丈夫上學時的一個筆記本,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假如我有一百萬,我會幫助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

  在田麗歌看來,丈夫深受公公影響。公公平時話不多,做了十幾年代課教師,看到村里哪段路壞了,就開始默默撿磚頭,平坑修路。丈夫和公公都特別喜歡孩子。

  田麗歌的娘家在外地。“每次去我娘家,他比我還著急。帶什么禮物,怎么去,一切都是他操心。”田麗歌臉上洋溢著幸福,“他經常給我爸媽打電話,噓寒問暖,比我孝順。”

  田麗歌在學校工作、代課至今沒有領過工資。而5年前,她在南方某公司做人事管理時,月薪近萬元。對此,張鵬程表示“若條件允許,會發相應代課費的”。

  “學校以前只有不到30個孩子,能發展到今天,這是我們村里萬萬沒想到的。學校的變化老百姓都很認可。”二郎廟村干部張方方對學校的發展非常自豪,“鵬程校長是個‘孩子王’,所有孩子都喜歡他。現在,外出務工的家長放心,在家的爺爺奶奶也放心。”

  隨著學校及張鵬程影響力的提升,二郎廟小學的教師和學生本學期都增加了不少。其中,學生從上學期的150人增加到了180人,教師從8個增加到了12個,外加3名志愿者及4名學校聘任的幼兒教師。這讓張鵬程輕松了不少。“現在可以開齊開足課程了,我也暫時不用上那么多課了。”張鵬程告訴記者,“每天早上,我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課間和他們一起嬉鬧,我的內心很充實、很幸福,他們是我的精神支柱。我會盡職盡責,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家長最放心的校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