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新區立足學校特色,以需定供開展課后服務——學生歡心 家長安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 教育部新聞辦 中國教育報刊社 合辦
“我會煎雞蛋、包餃子、涼拌黃瓜……”近日,在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九小學廚藝館內,五(7)班學生張嘉萱一邊自豪地說著,一邊端出剛和小伙伴做好的五香花生請大家品嘗。每周三下午的廚藝社活動,不僅讓她廚藝漸長,人也更陽光自信了。
像張嘉萱這樣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實現多面發展的學生,在西安市高新區中小學比比皆是。今年以來,西安市高新區教育局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聚焦責任和需求,提升課后服務水平,統籌做好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教育,積極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目前,全區中小學課后服務覆蓋率100%,學生覆蓋率達95.8%,教師參與率達98.4%。
聚焦責任,確保課后服務落地見效
“高新區強化政府主導,將課后服務納入政府保障和民生改善項目,多部門聯動,建立起黨工委、管委會統籌,教育局牽頭、各部門協同、學校落實的責任機制。”西安市高新區教育局局長饒小華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全區共開展檢查36次,排查校外培訓機構326所,取締無證機構18家,壓減學科類機構7家,切實減輕了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今年秋季開學前,西安市高新區教育局與各學校簽訂《“雙減”工作目標責任書》。各學校結合校情“一校一策”制定實施方案,統籌作業完成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用好每天“兩小時”。同時用好校內教師、盤活校外資源,創新實施“空中課堂”“雙師課堂”,擴大優質服務受益面。
“秋季開學后,全區課后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5+2’全覆蓋,結束時間不早于18:30。”饒小華說,各校針對不同學段,課后服務內容和形式也有所側重,在普遍開展體藝活動、課外閱讀、團隊活動、作業輔導等項目基礎上,小學一、二年級側重手工操作、游戲活動;三至六年級側重興趣小組、綜合實踐;初中階段側重科技創新、答疑解惑。
為更好地落實“雙減”,確保課后服務質量,西安市高新區創新管理方式,制定教師“減負清單”,創新實施“行政人員+教師+志愿者”分擔機制,為教師提供“愛心專車”“溫馨晚餐”“親情假”等暖心服務,讓教師無后顧之憂。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課后服務開展,在績效獎勵、評優選先、職稱晉升等方面向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傾斜。目前全區教師課后服務參與率達98.4%,群眾對課后服務滿意率達98%。
同時,建立“雙減+督學”制度,遴選社區志愿者等組成社會監督團,組織52名責任督學和12名“督導專員”組成督導專班,分片包抓,雙線監督學校“雙減”和校外培訓,確保在“雙減”落實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下降,并用監測結果指導學校工作,回應社會關切。
聚焦需求,優化教學讓學生學得好
西安市高新區立足需求、以需定供,做好頂層設計。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等了解家長需求,科學合理確定課后服務內容、方式和保障措施。立足學校特色,結合“一校多品”計劃,開展適合學校、學生發展的“作業輔導+特色課程”,確保學生在校作業有統籌、完成有指導、特長有發展,做到小學生作業不出校門,中學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業。通過“家長課堂”“家長學校”等引導家長轉變育人觀念,努力讓家長“理解多一點”“焦慮少一點”。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