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提升縣中教師隊伍素質
《“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印發
整體提升縣中教師隊伍素質
本報訊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簡稱《縣中提升計劃》)提出,到2025年,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健全,統籌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推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
縣域普通高中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著重要使命,此次發布的《縣中提升計劃》提出了5個具體目標:一是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規范,縣中生源流失現象得到根本扭轉;二是教師補充激勵機制基本健全,縣中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三是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基本健全,縣中辦學經費得到切實保障;四是薄弱縣中辦學條件基本改善,學校建設基本實現標準化;五是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縣中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為推動解決縣中教師總量不足以及招聘難、留不住等問題,促進整體提升縣中教師隊伍素質,《縣中提升計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一是加大縣中教師補充力度。要求各地嚴格落實中央關于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和統籌管理的相關規定,依照標準條件及時補充縣中教師。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加大縣中教師培養力度。同時,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得擠占縣中教職工編制或長期借用縣中教師,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
二是健全縣中教師激勵機制。要求各地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斜,合理核定縣中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優秀人才傾斜。
三是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教師流動手續,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對未經組織人事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惡意從縣中搶挖人才的,停止學校各類評優評先資格。
四是提高縣中教師隊伍素質。教育部組織開展縣中校長和教師骨干示范培訓,省級組織縣中校長和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提高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要求地方各級教研部門要配齊普通高中各學科專職教研員,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縣中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
記者了解到,為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提升縣中辦學水平,《縣中提升計劃》提出通過國家引導、地方支持、雙向選擇的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縣中托管幫扶工作。教育部將依托舉辦附屬中學的部屬高校,面向100個縣托管100所縣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按照對口支援關系,組織東部發達地區省份,面向西部10省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組團式對口幫扶。同時,要求各省(區、市)要組織有條件的地方高校開展縣中托管幫扶工作;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組織區域內優質普通高中與薄弱縣中開展聯合辦學、對口支援,每所優質普通高中至少托管幫扶1所薄弱縣中。(師聞)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