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我的課程觀 以“美”育美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1-12-27  閱讀:次   |
42.9K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為此學校在原來美育的基礎上,將美育工作提升到新高度——以美育美,立德樹人,放飛學生的童心,促進學生的“個性飛揚”。

  美的環境浸潤美。學校十分注重美育的潛在功能,積極構建以美育美的環境文化。學校利用校史資源、校園環境構建以“德”為核心的校園主題文化,校園里的一石一墻、一景一物都融入了美的育人元素。學校利用校史資源、校園環境構建以“德”為核心的校園主題文化,讓學生受到熏陶和浸潤。校史墻讓學生感受百年老校的厚重歷史與榮光;走廊、廚房等多處禮儀墻,讓學生知規范、懂禮儀、養美德,文言雅行;人文廳讓學生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廳讓學生了解祖國科技發展的歷史與輝煌;“德”字廳讓學生感悟“德潤童心,個性飛揚”的快樂,明確公德、責任、感恩、文雅、大氣、創造是學生必修的“六大特質”,會思考、會分析、會評價、會運用、會創造是學生成長的“五會目標”;書法碑廊、帥鄉書院讓學生浸潤墨香,傳承書藝;藝術廣場任憑學生飛揚個性、展示才華。樓道文化逐層向上,依次呈現開州、重慶、中國乃至世界的多元文明,讓學生隨年級升高,視野漸廣。走廊書柜成為校園亮麗的風景,詩詞碑刻、典故回廊,無不實現春風化雨般的美育滋養。

  各類課程滲透美。學生不僅應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還應具備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學校在語文、數學、科學、體育等各門學科中挖掘美育因子,讓學生充分體驗文字之美、人文之美、力量之美、幾何空間美、科學創造美。所有學科,無論常態課還是公開課,學校要求教師在課程中育德、在課程中育美,并將此作為“合格課”的基本條件之一。學校開設的葫蘆絲、口風琴、古箏、合唱、街舞、武術、乒乓球、書法、國畫、兒童畫、快樂英語、趣味數學、美文欣賞、快樂作文、電腦繪畫(編程)、科技制作、手工等20多項陽光課堂特色課程,都有美育的基本要求。此外,學校還編寫了《禮儀美》《家庭一日規》《好美德,早養成》等系列美德校本教材,讓學生感受禮儀美、規則美、美德美。通過各類課程的實施與整合,學生在廣闊的領域中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提高了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研學旅行體驗美。為了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審美體驗,學校注重挖掘研學旅行的美育內涵。除了每年的讀書節、藝術節、科技體育節,以及美育主題明確的知識競答、游戲競猜、創意繪畫、攝影比賽等活動,為了激發學生對美的興趣,學校堅持在寒暑假舉辦研學旅行活動。學校的研學旅行活動三線并行:一是教師、家長自行設計的研學旅行活動;二是主管部門要求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三是學校設計的1-6年級12冊序列研學旅行活動——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時令特點、本土資源特色,設計了操作性強的活動指南。豐富的活動引領學生觸摸生活,在不同生活領域中發現美,在豐富的實踐體驗中感受美、創造美,并產生對學校、家鄉、祖國的由衷熱愛,從而夯實學生的人文底蘊,形成核心素養。

  (作者朱大彩系重慶市開州區漢豐第一小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