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拖延說再見
學生作業遲遲交不齊,默寫、背誦遲遲不過關,上學遲遲才到校……各種拖延現象歸根結底是學生缺少主動性造成的。
怎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以背誦、默寫為例,我有一劑良藥——先苦后甜。
班主任先苦,苦在“抓、定、伴、獎”。
抓。鈴聲一響,我第一時間到班級,提醒學生要完成哪些任務。我這樣做,學生不僅完成了任務,而且還拉近了師生情感,班級紀律也好了,一舉多得。
定。明確背誦、默寫的最后期限。有句話是“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這也是治療拖延癥的良方。
伴。超過deadline?別怕,今天我陪你。走到“伴”這步的孩子一定是重度拖延癥患者,完成任務相對困難些。班主任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這類孩子的任務。此時,班主任應及時與家長溝通,告知家長孩子留校完成任務后才能回家,詢問家長能不能來接孩子。如果家長同意接孩子回家,孩子可以安心留下完成任務;如果家長表示有困難,讓孩子先回家,第二天一早到校完成任務。
獎。患有重度拖延癥的學生,如果完成了當天的學習任務,我會及時鼓勵他們,連續一周按時完成任務,他們會得到一份小獎品。獎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但獎勵可以傳遞贊許與信任,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會隨之而來。
班主任先苦,學生才能后甜。學生在班主任“抓”后明確學習任務,努力完成;在班主任“定”后,確立目標不再拖延;完不成任務時班主任的陪伴必不可少;班主任的及時鼓勵,能夠提升學生自信,成為時間的主人,與拖延說再見。(王佳妮)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