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讓每個“星兒”做最好的自己 ——山東省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生態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1-04  閱讀:次   |
42.9K

  孤獨癥是目前發病率最高并持續終身的兒童期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患病兒童多數具有社交溝通、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等核心障礙。山東省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直面孤獨癥兒童教育需求特殊、教育康復困難雙重挑戰,以生態課程體系建設讓孤獨癥兒童遇見最好的自己。

  頂層設計多措并舉——促生態課程卓有成效

  孤獨癥教育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方案和教材,辦學難點之一在教什么、怎么教。學校確立了“尊重支持”的生態教育理念,著眼于兒童生命發展的全程,采取多元教育策略,為其提供全員、全環境、全過程的支持與教育服務,使其在充滿意義的真實學習、生活環境中進行有意志、有情感的自我建構。學校以孤獨癥兒童為本,以科學評估為依據,以個別化教育計劃為導向開展適性教育;以生活為模板,以環境為素材,家校密切合作推進生活教育;打破時間、空間、課程、形式等局限,將開放教育置于全面、豐富、動態的教育環境之中,將生態教育落到實處。同時,以《孤獨癥兒童生態課程的構建與實施研究》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為引領,學校構建起基礎性、康復性與拓展性課程相結合的生態教育課程體系,既改善孤獨癥兒童的核心障礙,又兼顧發展其特長優勢,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了“集體課+小組課+個訓課+主題實踐+家庭康復+社會融合”相結合的多元課程實施模式,各教學組織形式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學生的核心障礙和普遍問題,學校積極開發動口、動手、動腦、動心的綜合活動課程內容,將生活自理、個人衛生、社會交往、環境適應、興趣培養、潛能開發、勞動實踐、休閑娛樂等主題都納入其中,并編寫了50余本校本教材,為特殊需要學生量身編寫了10余本社交故事繪本,錄制了教育教學、教育康復微課視頻1000多個,其中100多個視頻案例通過山東特教資源平臺等向同行推廣分享。

  精準評估德才兼顧——助學生素質顯著提升

  孤獨癥兒童個體差異顯著,教育考核評價自然也要因人而異、精準識別。學校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以國際現行主流評估工具為藍本,研究構建起校本教育評估系統,做到對學生發展狀況的精準判斷,為生態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搭建循證實踐的基礎。學校借助多元評估系統,每學期為學生進行綜合、動態的教育評估,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共同為其制訂個別化教育方案,以科學多元的評估動態、精準掌握每一名學生的發展現狀、過程與成效,掌握其發展軌跡上的每一個“點”、每一條“線”,從而形成一個教育閉環。此外,學校還開展豐富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將德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實踐中感知,在感知中成長,同時鍛煉提高其溝通交往、合作互動、手眼協調能力等,如通過“童心向黨心飛揚”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通過每周升旗儀式、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進行儀式教育,借助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開展感恩教育等,開展一些家長開放日、走入社會的研學活動等,還組織學生成立“紅領巾志愿服務隊”,開展校內運動器材回收、功能室打掃、送報紙、校外環保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學生自我服務、服務他人的能力。

  開放辦學家校共育——集各方合力攜手并進

  學校與3所普通幼兒園建立“手拉手”關系,定期帶領學生走進幼兒園開展融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消防中隊、應急安全演練實訓基地、海洋世界等,學習各種技能;通過開展春游、采摘等活動,讓學生充分親近大自然,他們在真實情境中學習,不僅認知能力、自理能力、互動溝通能力得到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也有效提升。家庭的支持對孤獨癥學生的教育康復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有力保障課程的實施效果。通過“晨星大講堂”、家長沙龍、家訪、親子教育實踐活動等形式,學校系統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培訓,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方法,疏解焦慮情緒,引導家長充分發揮能動性,做“專業型”家長,做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學校自主開發了《孤獨癥兒童情緒行為問題居家干預》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獲青島市精品課程;設計使用《家校聯系冊》,讓家校每日書面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記錄其成長軌跡;策劃推行《假期孤獨癥兒童個別化家庭教育康復計劃》,指導家長在假期進行家庭教育,鞏固教育康復效果。

  晨星人的座右銘是“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全體晨星人將繼續厚植特教情懷,努力踐行“敞開心靈融愛同行”辦學理念,不斷豐富“尊重支持”育人理念內涵,匯聚智慧,凝聚力量,攜手共創學校教育發展新局面,在孤獨癥教育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和榮光。(鄭 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