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報”成長
2013年從西南大學畢業,至今在河南省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工作已8年有余。從青澀稚氣到成熟穩重,中間固然少不了生活的錘煉、摔打,但卻一直有一束光或明或暗、或近或遠地陪伴和指引我前行——《中國教師報》就是這束光,總能滿足我成長中的需求,課堂、班主任、教師成長、教育家……應有盡有。
與《中國教師報》相識,并不是水到渠成的情投意合,而是山窮水盡的柳暗花明。剛畢業,初出茅廬,與高中生的年齡本來就差不了幾歲,唯恐學生不把我當老師對待,不小心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學生極其嚴厲,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每當學生犯錯,“怒發沖冠”“目眥盡裂”的班主任就會出現在學生面前。我甚至一度認為班主任就該如此,但學校的一次評教活動讓我傻了眼,全年級幾乎墊底。這讓自認為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的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窮則思變。找領導溝通,領導說班主任不是體力活,而是藝術活,讓我多找些文章看看別人是如何帶班的。學校每個辦公室都有《中國教師報》。我在讀報過程中看到了張巖的文章《從“酷吏”到班級合伙人》,整篇文章讀下來酣暢淋漓,有諸多共鳴。張巖的文字昂揚澎湃,他在工作中有夢想、有反思、有成果,至今我還記得那種奇妙的感覺,仿佛一個平行時空存在兩個相同的我。
2021年,孩子兩歲,我也重新擔起了班主任工作,個中辛苦,非身受無法感同。一邊是別人的孩子,一邊是自己的孩子。我都想帶好,卻總感覺力不從心。但我想,我不是最忙的,學校最忙的應該是校長,可校長怎么看起來游刃有余?我在《中國教師報》上讀到李鎮西《給青年教師的信·時間不夠用怎么辦》一文,才真正體悟到卓越的人該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同樣的一天時間,李鎮西“晨練1小時,疾走5公里;做半天報告;午休1小時;讀79頁朱小蔓的《情感教育論綱》;接待出版社朋友談新書出版;編輯微信公眾號‘鎮西茶館’推文;寫一篇4300多字的關于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的書評,還寫了兩篇1600字左右的專欄文章;看了三集《覺醒年代》……”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但又無可置疑,這篇文章也讓我下決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吨袊處焾蟆穾Ыo我的觸動太多太多,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只希望有了這束“亦師亦友”的光,自己能心中有愛,眼里有光,步伐有力,擁“報”成長。
唯愿“零距離貼近教師”的《中國教師報》越辦越好,伴隨我們更好成長。
(作者張文娜系河南省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