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知禮花糕”織里情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1-04  閱讀:次   |
42.9K

  “老師,這花糕真好看!”

  “老師,我們自己制作的花糕真好吃!”

  “這節課,老師教你們一種新的制作花糕技法——嵌。”

  織里有一種傳統美食——花糕。花糕制作以米粉為原料,將“南瓜青”和“洋紅”揉進米粉,形成白、青、紅三色,通過揉、壓、卷、嵌等多種技法,制作成長方體米粉條;蒸熟切開后,從米粉條上切下的每一片糕都具有同一種花型,既是食品文化,也是食品藝術。第一次品嘗花糕我就愛上了它,不僅愛它清爽的味道,也愛它美麗的花型。

  然而,如今在織里當地,50歲以下的人對花糕的印象已經模糊,幾乎沒有人會制作花糕,花糕這一地方美食已經到了失傳的邊緣。傳承和發揚花糕文化迫在眉睫,學校專門成立了課程開發小組,開發“知禮花糕”課程。“雙減”之后,大受學生歡迎的花糕課程有了更多的課時安排,我也成為課程的執教教師,和學生一起體驗動手動腦的樂趣。

  由于新鮮米粉的準備需要時間,揉粉也需要技術,所以平時我用“超輕土”代替米粉,讓學生由簡到難學習花糕的制作技法。漸漸地,學生能夠熟練制作傳統花型,如“馬蘭頭”“如意頭”“海棠花”等,也能創造性制作各種新型花糕,如“壽字頭”“知禮樂心”等,成功的體驗帶給他們無限快樂。

  如果遇到織里鎮舉辦“民俗文化節”等活動,學生大顯身手的機會就來了。我把課堂“搬到”食堂,與王永明老師一起揉好粉,讓學生用真正的米粉來制作花糕。

  我還清楚地記得學生第一次用米粉制作花糕的情形。揉好的米粉細膩而光滑,但是放在桌上卻很容易與桌面黏在一起。這時,有經驗的王老師對學生說:“看,我們還留了一些干米粉,你們知道干米粉有什么作用嗎?”

  學生媛媛很機靈,立刻說:“我知道,可以把干米粉撒一點在桌面上,這樣揉好的米粉就不會黏住了!”

  “聰明的丫頭,那么從最簡單的花型‘馬蘭頭’開始,趕快試一試吧!”我不禁為她點贊。

  學生紛紛開始制作綠色和白色的長方形米粉片,然后按照“白色—綠色—白色—綠色—白色”的順序把米粉片疊起來。到了最關鍵的“壓”技法,學生琪琪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在白色米粉片一面壓了兩下,復原成長方體形狀后又在對面也壓了兩下。

  “哎呀,復原成長方體形狀后只要在相對面壓一下就好了。老師,我的‘馬蘭頭’做錯了,怎么辦?”琪琪有點難過地說道。

  “沒事,做錯了也是一種花型,花糕的花型沒有對錯之分。”我安慰她。

  王老師聽到我們的談話,微笑著說:“‘壓’的技法可以多幾下,也可以少幾下;可以深一點,也可以淺一點。開動腦筋,想想這個‘錯了的馬蘭頭’可以變成什么花型?”

  琪琪想了想,用筷子在白色米粉片一面的中間又輕輕按了一下,然后信心滿滿地把長方體形狀的花糕放進蒸箱。兩個小時后花糕出爐了,琪琪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們切她制作好的花糕。驚喜發生了——琪琪制作的花糕猶如碧波蕩漾的綠水,又如蒼翠欲滴的青山。

  “我們可以把這個花型取名為‘綠水青山’啊!”學生小澤興奮地說。我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為琪琪的創意花型點贊,也為小澤的取名點贊。”

  第二天,我們帶著學生來到“民俗文化節”活動現場,學生現場展示如何制作花糕,還將花糕贈送給游客品嘗:“這是我們自己制作的花糕,請您嘗嘗!”

  “做得真好,比我年輕時做得還要好。”一個老奶奶開心地說。

  “很久沒做花糕,都忘記怎么做了……嗯,還是小時候的味道。”一個老爺爺懷念地說。

  從老人的話語中,我感受到織里居民對花糕的留戀,也看到了學生作為民間文化傳承人的自信。許多學生屬于“新織里人”,他們現在以會制作花糕為榮,小小的花糕承載著織里的民俗和文化,使得“新織里人”更加熱愛織里這個第二故鄉。

  (作者費鳳飛系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軋村小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