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托管別讓學校唱“獨角戲”
寒假將至,不少家長又遇難題:學校放假了,孩子沒人照看,怎么辦?今年暑假,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據家長需求,全國有2.1萬所學校積極探索開展了暑期托管服務,有302.6萬名學生參加暑期托管,既解決了部分家庭無人照看孩子的問題,又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可見,假期托管服務是許多家庭的剛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合理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可是,學校資源有限,假期托管由學校唱“獨角戲”,單打獨斗,未必能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
假期托管服務應該是“接力賽”“團體賽”,學校當“主角”領跑,其他部門機構也要當好“配角”接力跑。只有社會各界參與其中,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跑好每一棒,才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托管服務。
開展托管服務,研學旅行機構可做“接棒者”。研學旅行機構具備開展托管服務的條件和管理學生的經驗,可以承擔假期托管服務功能,為有需求的學生量身定制假期研學旅行項目,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和指導,鼓勵機構適當讓利于學生,以優惠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學生參加。
開展托管服務,各個社區可做“接棒者”。為居民排憂解難,是社區的重要職能。社區可以研究組織人力,提供適宜的場所,幫助居民解決孩子無人照看問題。例如,社區可以招募返鄉休假的大學生,開設非學科類培訓班,為轄區內學生提供免費輔導服務。也可以邀請社區內的民間藝人或者有優秀傳統文化技藝的老年人到托管班授課,既能豐富托管服務內容,又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開展托管服務,各類場館也是“接棒者”。科技館、圖書館、體育館、美術館等場館教育資源豐富,都可以成為學生假期的“打卡”地。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鼓勵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利用節假日安排學生專場和家庭親子科普教育活動,向中小學生優惠或免費開放。其他場館也可以向中小學生優惠或免費開放,組織開展趣味性、參與性、挑戰性活動,為中小學生假期提供接受教育的陣地。
除此之外,各個場館還可以與學校聯合開辦興趣班,組織專業人員到興趣班授課:科技館可以開展科普教育,讓科普知識進校園,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圖書館可以開展“好書推薦”“讀書分享”等活動,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體育館可以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培訓,也可以組織比賽活動,以賽促練,指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等。
(作者羅義安系湖北省安陸市紫金路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