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校長如何對待“進校園”活動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1-23  閱讀:次   |
42.9K

  日前,北京市教委等九部門制定的《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措施》正式公布,提出大力精簡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列出清單,統籌部署開展,嚴格規范管理,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干擾。

  近年來,各類“進校園”活動多如牛毛,“法治進校園”“消費維權進校園”“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防震減災進校園”“廉政文化進校園”“民俗文化進校園”……名目繁多的“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不僅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還加重了師生負擔。

  客觀來講,不少“進校園”活動確實對師生有益無害。但有些“進校園”活動只是徒增師生負擔,對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并沒有太大幫助,這就需要校長做好甄別和取舍。

  一是學會“拒”,即對照清單,合理取舍。對于鋪天蓋地、接踵而來的“進校園”活動,校長要把好關。有些“進校園”活動可以充實校園德育活動,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師生精神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對于此類“進校園”活動,校長要認真抓好落實。對于只求形式、不求內容且不在清單之列的活動,校長要學會拒絕。實在拒絕不了,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陳以利弊,由上級部門協調解決。

  二是學會“合”,即用好活動優勢,科學整合。清單上所列的“進校園”活動,若與教材內容重疊,校長可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研究,將其作為課程資源整合到學科教學中。比如“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既可以融合到語文學科,也可以融合到地理、歷史、思政等學科,還可以融合到藝術學科。再如“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科技進校園”等活動,可以融合到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由各學科教師分別落實。這樣,學校不用單獨增加課時,教師也不用單獨備課,既減輕了師生負擔,又豐富了學科教學資源。

  三是學會“改”,即抓住機遇,打造特色。有些“進校園”活動,校長沒有理由拒絕,也難以與學科教學整合。對于此類活動,可以充分挖掘促進學生成長的有利因素,將其改造成一門綜合實踐課程。比如“人工智能進校園”,雖然許多學校暫時還不具備相應條件,但它符合未來學校發展趨勢,學生也有濃厚興趣,學校可以將其打造成綜合實踐課程,通過小課題研究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此舉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如果長期堅持,還能幫助學校形成特色。

  (作者王營系山東省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