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等待“錯誤”發(fā)生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2-13  閱讀:次   |
42.9K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有這樣一道練習題,題的右邊配有一幅插圖:在老年運動會上,劉大伯參加了長跑比賽。全程1.5千米,用了9.7分鐘跑完,獲得了第一名。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用了多少分鐘?

  數(shù)學課上,當一個學習小組討論這道題而沒有結(jié)果時,組長向我請教這道題的解法。我習慣性地向全班詢問:“誰會做這道題?”學生紛紛舉手,我讓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板演。

  這個學生是這樣列式的:1.5÷9.7=___。我問全班學生:“對不對?”學生齊呼:“對!”“對嗎?”我微笑著看著全班學生。

  “難道不對?”善于思考的喬飛翔皺起了眉頭。“我知道了老師,這道題里有兩個大伯,一個是劉大伯,一個是李大伯,這幅插圖也是這道題的一個條件。”喬飛翔恍然大悟。

  我微笑著讓孩子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認真討論起來。過了一會兒,

  我開始提問:袁浩冉組最先搶到了發(fā)言權(quán),組長袁浩冉給這道題的列式是1.5÷(9.7+2)=___,并把列式寫到了黑板上。寫完之后,教室里一片安靜,好像全班都對他的列式滿意。

  我笑了笑說:“這種列式對不對,還是你們討論討論再做決定吧。在討論過程中,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看清題意,找準條件,弄清問題!”

  這時,張康平把手舉了起來,孩子們安靜下來,齊刷刷地看著他。“老師,我看出問題來了。”他有些激動,“老師,這道題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速度,剛才袁浩冉的列式是不對的,按照他的列式,得到的結(jié)果是速度,而這道題要求的是時間!”

  全班一片嘩然:奧,原來是這么回事!

  “很好!那我們看看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每人思考兩分鐘,然后告訴我。”

  “老師,是不是這樣做的……”一向靦腆的岳增益小心翼翼地站起來說。

  “好,你說說看。”得到我的鼓勵,岳增益大膽地說起來:“老師,你看是不是這樣的:(9.7+2)÷1.5=?”

  我向她投去贊許的目光:“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樣列式嗎?”

  “老師,我認為是這樣的:路程÷時間=速度,速度就是單位時間內(nèi)所走的路程,那么,時間÷路程所得到數(shù)就應該是一個單位路程所用的時間,不就是這道題要解決的‘跑1km平均用了多少分鐘’嘛!”

  孩子們陷入了思考中,看到這種情況,我首先對岳增益的“解法”表示了肯定,然后讓學生再進一步分組進行討論:為什么要這樣解答?討論中不明白的地方再提出來,讓全班共同解決。

  一會兒,討論的聲音漸漸小了,孩子們基本都認可了岳增益的解法,問題看似就這樣圓滿解決了。

  這時張康平又站了起來:“老師,我同意岳增益的解法,但我又想到另一種解法,可能會讓我們更好理解。”

  “你還有其他方法?好呀!說來聽聽。”我微笑中帶著鼓勵。

  “老師,我是這樣想的:路程÷時間=速度,1.5÷(9.7+2)≈0.13千米,0.13千米就是李大伯的速度;同樣:路程÷速度=時間,那么李大伯跑1km所需要的時間就是:1÷0.13≈7.69分鐘。這樣是不是更好理解呀?”

  “是呀,老師,這樣我們更容易理解了,我們更明白了!”孩子們歡呼起來!而我也為全班孩子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贊”字。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但很多情況下,教師不敢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這是對學生的不信任,也是教師不自信的一種體現(xiàn)。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潛在能力。我們要去鼓勵他們、引領(lǐng)他們、激發(fā)他們,讓每個孩子的潛質(zhì)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人人都成為自主學習、善于探究的能手。

  (作者劉榮俠系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峨山鎮(zhèn)中心小學)


  (正文結(jié)束)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