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各地中小學積極探索勞動教育的實施問題,在頂層設計、基地建設和課程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和經驗;與此同時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師資問題成為阻礙勞動教育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關于勞動教育和勞動教育的師資問題,我在實地走訪和考察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哪些問題
學校普遍缺少勞動教育專任教師。許多學校沒有安排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勞動教育教師由班主任或大隊輔導員擔任,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時才臨時抽調其他學科教師“客串”,活動結束就回歸“主業”。這就造成了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邊緣化,主體責任得不到落實,相關教師對勞動教育也沒有專業上的認同感,缺少對勞動教育價值和意義的深刻理解,影響了勞動教育的系統實施。
現有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難以滿足需要。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問題,許多教師并不清楚。因此,許多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由“做”勞動變成了“說”勞動,學生缺少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機會,達不到勞動教育應有的目的。還有的教師把勞動教育課上成了“勞技課”,這顯然窄化了勞動教育的內涵。由于勞動教育教師主要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許多時候在勞動教育方面的專業素養不足,于是導致了實際的勞動教育效果難以達到預期,進而影響了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
勞動教育教師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目前勞動教育的全面實施尚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學校尚未形成對勞動教育教師工作量、工作內容、工作職責等方面的考核標準,對教師的考核存在隨意性大、不夠科學等問題,導致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教師是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關鍵,教師評價問題會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最終會對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
思考二:勞動教育教師的工作職責有哪些
參與制訂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由于勞動教育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擁有完備的實施體系,教師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職責。為了更好落實勞動教育,學校需要結合自身條件制訂實施方案,包括教育目標、課程開設、教學實施、基地場所、師資隊伍、組織管理等,為勞動教育順利實施提供重要保障。教師每年都要做好勞動教育工作計劃和年終總結,對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提前設計,對課程實施狀況進行總結和反思。
規劃、設計、實施教育活動。勞動教育教師要規劃整個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計具體的活動和環節,帶領學生體驗勞動過程并對學生的勞動情況進行評價。教師要提前規劃每次活動的內容、方式,預判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活動可利用的資源及活動可行性進行評估;在實施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參與勞動,防止有些學生淺嘗輒止,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最后的反思交流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對勞動過程進行深刻反思,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觀念,引導學生尊重勞動者,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還要對學生的勞動素養進行科學評價,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觀念提升的過程,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開發利用勞動教育資源。目前,勞動教育還沒有統一教材,面對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如何辨別、選擇、開發、利用尤為重要。教師要從身邊的資源出發,綜合學生的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挖掘可以利用的勞動教育資源,為學生創造勞動實踐的機會;要充分挖掘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等場所的勞動教育價值,利用閑置校舍或校園空閑區域開辟蔬菜園、花園、果園等種植場所,利用食堂、圖書館、失物招領處等為學生提供校內勞動崗位,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日常活動之中;教師還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開展勞動模范進校園、優秀畢業生報告會等活動,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普通勞動者,聆聽他們的感人故事,充分領悟敬業奉獻、砥礪奮進的勞動精神。
思考三: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應該怎樣建設
配齊配足勞動教育專任教師。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勞動教育專任教師,教師要認識勞動教育對個人發展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意義及價值,深刻理解勞動教育在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各行各業學生家長的職業優勢,聘請他們作為勞動教育指導教師,探索建立勞動教育教師特聘常態化機制,聘請當地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相關行業專業人士等擔任指導教師。還要鼓勵教師通過主持和參與各級關于勞動教育的課題,深入研究勞動教育實施中的資源開發、主題設計、教育評價等,切實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鼓勵教師通過主持和參與各級關于勞動教育的課題,深入研究勞動教育實施中的資源開發、主題設計、教育評價等,切實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研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學校對全體教師開展勞動教育培訓,使教師對勞動教育的意義、內涵、實施方式、資源開發等有清楚認知,強化每個教師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提高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組建專門的勞動教育教研組,由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和學科教師組成,開展校本教研系列活動,通過課例研究、學術沙龍、讀書會等活動,共同策劃勞動教育課程的設置與實施,共同研討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教研部門可以組織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設計、教師說課展示、勞動教育故事征集等活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完善教師考核激勵機制。學校應將勞動教育教師激勵機制納入頂層設計,將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勞動教育的情況納入每學期工作量,明確和細化考核要求、考核辦法并作為評優評先以及職稱評定的重要參考;鼓勵教師申報各類教育教學成果獎,大力表彰在勞動教育中成績優異的教師,組織勞動教育經驗交流和宣傳活動,激勵教師參與勞動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高等院校設置勞動教育相關專業。為了確保勞動教育的長遠發展,需要在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置勞動教育相關專業,培養合格的勞動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作為專任教師補充到勞動教育教師隊伍之中。
(作者宋時春 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