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山東省東阿縣第一中學:用“課本劇”打造學生喜愛的思政課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2-19  閱讀:次   |
42.9K

  “看著臺下觀眾眼中噙著淚水,我知道這場活動成功了!這堂特殊的思政課真正融入學生的骨子里了。”2021年12月25日,山東省東阿縣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韓峰在學校第三屆課本劇大賽后激動地說。課本劇大賽現在已經成為該校特殊的“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課”、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的“創新課”“公開課”。

  在課本劇中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

  “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寧死不做俘虜,為了祖國解放而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臺上,渾身是傷、神情堅毅的“冷云”對身邊彈盡糧絕的女戰士下達最后的“命令”,讓不少觀眾熱淚盈眶。對臺上的小演員和臺下的觀眾來說,沒有哪一刻比這一刻更能理解革命先輩的付出,更能理解“革命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

  “如果沒有參演這個課本劇,我對‘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的認識還是停留在書本上。”在《八女投江》中扮演“安順福”的學生楊欣萌說,借助課本劇情景展現以及典型人物塑造,她深刻地感受到抗聯戰士的崇高理想和民族氣節。

  “《八女投江》里蘊含的愛國抗日、民族獨立等信念深入孩子們的心間,在入戲和出戲之間,思政教育水到渠成。”東阿一中課本劇總策劃龐慧玲說。

  在東阿縣第一中學竹梅劇場的舞臺上,一幕幕變換的場景,一個個從課本上“走下來”的故事,讓在場的師生深受教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將‘長征精神’傳承下去”“保我國土,揚我國威,有生有死,壯士何憾”……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臺詞久久回蕩在舞臺上,在孩子們心底激起最深沉的愛國情愫。

  收獲不一樣的成長

  從2021年11月啟動、選題、寫劇本、編排,到12月初的第一輪選拔,再到教師不間斷的培訓、指導,來自東阿一中13個班級的50多名參演學生,懷著最熾熱的愛國心去創作、演繹、詮釋,充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

  整個課本劇從無到有,最終搬上舞臺的過程是充滿艱辛的。讓龐慧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雷雨》中扮演“魯大海”的學生王守一,在練習走位和念白時他時常忘記臺詞,一度情緒有些崩潰。但是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王守一不斷重新練習,終于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通過此次課本劇大賽,我突破了以前的極限,嘗試了原來沒敢嘗試的東西,對我來說收獲很多。”演出完畢后,王守一這樣說。

  “我們在排練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但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問題逐一得到解決。”《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的“導演”高二(7)班學生王鶴說,“大家努力時的樣子都非常美,所有人同心協力為一件事情奮斗,這種情景讓我著迷。”

  讓思政課“可親可敬”

  “講一千遍愛國主義,不如通過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事例對學生的教育來得更實在、更生動、更深刻。”龐慧玲表示,少兒戲劇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理解課本內容,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提高綜合素養很有幫助。

  如何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打造師生喜聞樂見的思政課?東阿縣第一中學一直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打造最直達人心的思政課,這也是本次課本劇大賽的出發點之一。

  據東阿一中校長助理楊存玉介紹,剛開始,小演員們對革命先輩的了解不夠深入,教師就讓他們查資料、看相關電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歷史、對革命先輩的了解更加深入,這比單純說教的思政課效果好很多。

  高二(7)班學生楊澤安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中飾演“袁隆平”,舞臺上“袁隆平”稱自己“仍在探索超級雜交水稻這個新領域”。這讓楊澤安更加認識到自己,“每個人都應該像袁爺爺那樣為了夢想永不停歇”。

  作為一種綜合性舞臺藝術,課本劇大賽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思想的浸潤,也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美育。在創作、排練、演出、欣賞的過程中,文學、藝術、教育、情感的滋養悄然完成。校長韓峰表示,把思政教育搬上舞臺,通過課本劇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激活了教育的載體,“這是一次絕好的教育機遇,也是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徑”。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