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新路
2020年7月,廣東省深圳市獲批全國首批20個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之一。深圳市高度重視,認真謀劃,立足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的背景、重點突破及根本追求,結合新高考、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等深入推進,走出一條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新路。
一是加強區域行政領導體系和專業指導體系建設。成立以市教育局領導為組長、各相關行政處室及專業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示范區建設工作。同時,成立以教科研部門為主的專業指導工作小組,整合科研人員和教研人員力量,分工合作、協同推進。各區教育局及高中學校均建立相應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領導機制及專業指導體系。
二是建立一體化推進工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建設三年規劃和實施方案;研制新課程新教材學科教學指南,特別是加強對學校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的課程體系建設、教育評價等重要領域的研究,以及各學科知識特點、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及相應的多樣化教學實踐模型建設的分析研究,并召開工作部署與培訓會議,指引學校準確把握整體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主要領域以及各學科教學改革的主要維度;以專業指導工作組與學校、學科組聯動的方式,共同確定學校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行動方案框架以及學科教學改革的若干突破點,相關學科教研員分別跟進,強化新高考命題改革、新課程實施以及相關學科教學改革突破點等方面的培訓,并加強指導和推進。
三是培育與打造學科示范基地。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高考命題改革、高中課程標準的修訂及教材內容優化與調整,標志著高中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近年來,高考命題有了重大改革,更加注重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和開放性,其對破解“機械刷題”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對綜合性學習、情境式學習、研究性學習、單元式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的學科實施既要著眼于新課程新教學的重點突破,也要立足于學科教學的根本性變革。
對此,深圳市遴選了涵蓋高中所有學科的28個學科示范基地,每個學科示范基地周期內給予60萬元財政資助,推進學科組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科知識特點以及學科課程內容模塊三個維度深入實施高中學科教學改革,力圖按照教學實踐操作性框架推進多樣、具體的學科教學模型。比如,根據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科學探究素養培養,探索構建研究性學習的多樣化模型。當然,并非所有學科核心素養指標均對應有顯著的學科教學模式,諸多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必須貫穿教學整個過程。再如,根據各學科不同的知識特點,語文學科探索推進情境式、主題式、單元式教學,歷史學科探索主題式、情境式、跨學科式教學,政治學科注重理論思辨、案例式、體驗式教學,數學學科著重加強邏輯論證、實踐應用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注重課題研究的引領,鼓勵高中學校和教師開展以學科教學改革實踐模型建設為核心的課題申報和研究。同時,按照學科教學改革的設計加強集體研討,打造學科教學改革的典型教學案例和示范課,并通過優秀課例展示全面引領新型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四是構建以示范校為載體的推進機制。全市遴選10所示范校作為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樣本學校,給予每所學校周期內150萬元財政資助,各示范校立足學科教學改革、選課走班管理、生涯規劃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評價以及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整體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為了突破課程體系建設的傳統理念,各學校強化課程開發評價、教學評價及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推動構建相對獨立的課程、教學及教師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更好支撐教學改革的推進。同時,立足于新型教與學方式變革以及學科課程內容模塊特點,探索廣泛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當然,囿于不同學校和學科組存在的差異,整體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必然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對此,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示范校和學科示范基地的引領作用,加強實踐模型或典型案例打造,帶動高中學校的整體變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未納入示范校和學科示范基地建設的學校或學科組的優勢,采取學科教學典型案例培育或特色項目建設的方式,實現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作者潘希武系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