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高手“馮七公”
錳城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有“中國錳都”之稱。錳城教育系統有一個楹聯高手“馮七公”,姓馮名友庚,因為他風流倜儻、率性天真,有如武俠小說中的“七公”,人們便尊稱他為“馮七公”。
這位“七公”也帶徒弟,出門總是右手提一個黑色大公文包,40多年走遍了鄉村的十幾所小學,指導各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因此老師也都尊敬地稱他為“大師”。
馮七公身材魁梧微胖,面目白皙,幾十年行走也不曾曬黑;他酒量驚人,周圍人從沒見他喝醉過;他沒有絕世武功,卻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喜歡楹聯。2019年,湘潭市創辦全國楹聯城市,馮七公就是領導小組成員之一。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楹聯進學校、進課堂,馮七公特別主編了一本楹聯教材,分發到全市各中小學。馮七公指導的鶴嶺鎮則榮獲全國“楹聯鄉鎮”稱號,他也因此成為“全國楹聯教育先進工作者”。
去年春節剛過,馮七公找到中心校校長主動提出這樣一個請求:“校長,明年1月我就退休了,我想在退休之際為學校做一點貢獻,給全鎮的十幾所學校都撰寫一副楹聯,贈送給學校。”這樣的好事學校自然都愿意。
暑假期間,馮七公便根據全鎮15所學校的文化內涵及特點,為每所學校題寫“嵌名聯”,隨后又籌集資金精心制作了15副楹聯木刻,送到學校。
“長傾大愛,且把丹忱留歲月;龍躍驚濤,常將素志寄青云。”伴隨著一副深紅色底、金黃色字體的楹聯隆重地掛在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立長龍學校剛剛裝修好的大門上,鶴嶺鎮15所學校次第都懸掛起馮七公精心制作的楹聯木刻,為楹聯文化鎮增光添彩的同時,也讓馮七公感覺“舒坦”。
“前幾天正是我退休的日子,我教高中時的學生請我去喝了一餐酒,酒桌上我為這些高中學生畢業30年聚會撰寫了一副楹聯。”春節前夕,在學校為馮七公舉辦的酒宴上,乘著酒興他也向同事展示了他寫的楹聯:
書堂聚首,每憶素卷青衿,三載巧耕耘,何妨靜夜挑燈苦;
學;仨,長存高懷遠志,卅年勤砥礪,不負初心面壁寒。
這是他送給學生的,其實也是他在教育系統耕耘了40多年的真實寫照。
(作者劉志宇系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中心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