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拒絕“躺平”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也是一個自媒體博主,我熱愛教育事業,也喜歡分享我的成長經歷。2020年是我初登講臺的第一年。作為一名非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我對教學心里沒底兒。但是既然選擇成為教師,就要對孩子負責。于是,我買了許多教育類書籍,學習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在書中,我學到許多有用的經驗,這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我的第一節公開課受到校長表揚,學生也越來越喜歡我的課。
我還把學到的經驗分享在自媒體平臺,希望給像我一樣的新手教師提供幫助。為了輸出更多優質內容,我逼自己學習和讀書,半年收獲了上萬粉絲。
教師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職業,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式其實很簡單,但是堅持卻很難。這個寒假我沒有選擇“躺平”,早早做好了學習計劃:練字、讀書、備課、寫作。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寫一手好字是很重要的技能。在開學第一課寫下瀟灑的粉筆字,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入職后的每一天,我都早早起來寫一張硬筆字,剛開始寫不好,甚至越寫越沮喪,但堅持一個月后與剛開始寫的字對比,發覺自己進步很大。寒假期間,我依然每天安排一個小時練習毛筆字和粉筆字。沒有老師指點,我就從網上找教程自己學習,不斷糾正反復練習。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教師。
讀書是提升自我的方法之一,教師尤其要讀書。有了豐盈的閱讀,就可以把課上得更有趣,繼而讓學生佩服你、喜歡你,從而喜歡上這門學科。我讀過一些教育書籍,這些書或多或少都給我的成長帶來了幫助。在《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一名特級教師50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并把其中的方法運用到我的教學中;在《一線帶班》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經驗,讓我始終眼中有孩子,并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孩子的喜愛。
備課是每個教師的基本工作,備好一堂課看似容易卻又不那么簡單。寒假時,我從網上查閱公開課視頻,分析不同教師的上課風格,對于感興趣的課例我還會制作文稿進行詳細研究,學習別人的課程設計思路。每次拿到新課本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頭到尾讀一遍。正如朱熹所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見得。”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課,首先要深入了解文本,通讀一遍后結合背景、歷史、人物信息再讀一遍,把書讀精了,上課時才能沉浸其中。
教師想要快速成長,離不開寫作。我雖然從教時間不長,但一直努力培養自己的寫作習慣。寫作對我的專業成長很有幫助,為了寫出好文章,我倒逼自己讀更多書,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寫了。我運營著自媒體賬號,半年時間寫了幾十篇文章,寫作在給我帶來一些收入的同時,更讓我能全身心投入教學中。
教師成長源于每一天的堅持和努力。雖然我很年輕,教學還很稚嫩,但我要做一個愛學習的教師,為學生樹立榜樣,并從每一天的進步中感受教育工作的幸福感。
(作者李天琪系河南省商丘市梁園新區前進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