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鎮海區:百名藝術家進校園 豐富周六校園開放課程
新學期“雙減”怎么“減”?在浙江寧波鎮海區,新學期的“周六校園開放日”有了“新變化”。
“今天第一堂課學的是平針,我學會了平針的技法,很開心。”下午1點30分,鎮海區中興中學的校園開放日進入拓展課時間,學生張曉佳在布藝課堂里學習平針縫的基本技法。沒有了文化課堂的嚴肅,一針一線的布藝課堂里多了一份輕松和悠閑。
這堂課的指導老師是王芳,是鎮海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波刺繡)的傳承人,守藝的同時也希望將這項技藝推廣出去。“我計劃從最基本的布藝知識、歷史、技法開始教,從易到難,也會結合節氣做一些小布藝、小香囊,希望孩子們喜歡這門手藝課。”王芳說。
據了解,新學期中興中學在校園開放日采用選課走班、分層教學模式開展體育、藝術、科技等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開發“1+1”拓展模式,同時靈活機動開展講座、閱讀、研學、勞動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
這是鎮海區周六校園開放的一個生動縮影,本學期該區共有11000余名初中學生參加,參與率為93%,教師參與率達到99.55%。鎮海區于2021年9月起探索完善初中周六全方位開放校園資源,全區所有初中學校(含民辦)開放教育資源,提供場地條件和管理服務,在堅持不上新課的前提下,為初一至初三學生安排培優補短和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科技、閱讀等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部分學校還在課間安排了新聞聯播、音樂鑒賞等節目。
例如,鎮海區尚志中學作為一所近年新建學校,教育教學資源豐富,該校開放了圖書館,學生可自主開展閱讀,或在電子閱覽室收聽英語原聲廣播、觀看科技小視頻等;開放生命教育教室,利用應急救護的硬件設施設備,分批次對學生開展氣道異物梗阻、傷口包扎等急救演練。
據悉,為進一步提升周六校園開放的水平和質量,鎮海區在今年1月成立了周六校園開放工作指導委員會,并出臺了指導意見。委員會成員對全區初中學校周六校園開放工作定期開展指導,整合協調區內資源,為周六校園開放提供場地、師資、技術、安全支持,還將對各初中學校課程安排、內容形式、師生評價等情況進行過程監督和管理。
據悉,本學期將有百名藝術家進入周六校園開放教師資源庫,由各文藝家協會制發服務“菜單”,學校“下單”;學校也可根據實際需求“點單”,由區文聯與文藝家協會對接,確定志愿師資,排定服務時間表,進校園開展文藝志愿服務,寧波刺繡傳承人王芳就是該資源庫中的一員。
“本學期初中學校試點結束后,我們將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制度機制建設,爭取在未來兩三年內面向全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等普及該項活動。”鎮海區文聯辦公室副主任、周六校園開放工作指導委員會副組長張純瑜表示,鎮海區還積極與周邊高校、研究所合作,邀請專業人士采用面授或直播形式,參與到周六校園開放的課程中來。(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林曉艷 胡艷)
鎮海區中興中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寧波刺繡。學校供圖
鎮海區中興中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輪滑。學校供圖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