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學生找到人際交往的“鑰匙”
好的關系是教育的開始,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的建立是學生社會化的起點。班主任要關注班級人際關系動態,及時發現學生內部存在的人際交往問題,通過集體交流、情境體驗等措施加以疏導,多方面引導學生克服人際交往障礙,學會積極主動與人交往、和諧共處。本期刊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實驗學校班主任王懷玉的第三篇文章——
——————————————————
小學生由于認知不夠完善、情感不夠成熟,在與同學相處時容易因為言行不當、認知不一影響班級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在認知方面,部分學生因為尚未形成良好的是非觀念,認為好朋友與其他伙伴交往密切就是對友誼的“背叛”,從而影響學生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在情感方面,學生因為缺乏互相協作、共同進步的意識,也容易造成人際心理障礙;在態度方面,有些學生受心境效應(自己心境不好卻認為他人對自己不友好)、暈輪效應(對他人抱有成見,以偏概全)、從眾效應(缺乏主見,跟從他人,遷就、附和他人意見)等影響,導致人際關系不穩定或對他人持不友好態度,影響班級整體氛圍。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關注班級人際關系動態,及時發現學生內部存在的人際交往問題,通過集體交流、情境體驗等措施加以疏導,多方面引導學生克服人際交往障礙,學會積極主動與人交往、和諧共處。
引導學生處理好多元化人際關系中的個人定位。現實的班級生活中,學生因為學習成績、性格差異等客觀因素,在班級所承擔事務、所處位置各不相同,每個人在班級內部獲得的關注與集體認同也存在差異,從而可能造成部分學生心理失衡,影響個人身心健康成長,同時也造成了班級內部人際關系的不和諧。
班主任要重視并幫助每個學生在班級里獲得身份感,找到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建立起多元化人際關系,讓每個學生通過承擔班級事務樹立班級主人翁意識。班級事務可以是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的管理人員,可以是電器儀表管理、講桌清理、教室物品擺放、公物維修等具體事務的承擔者,讓每個孩子擁有一個崗位,這些崗位只有分工不同,沒有大小之分,人人都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崗位,人人都可以通過公平競選的方式爭取不同的“位置”,承擔每個“位置”上的責任。
同時,班主任要善于通過成立校內外活動組織、開展多元活動,推動和促進學生多元人際關系的形成。比如因班級事務形成的學習小組、值日小組、板報小組、圖書角管理小組等日常較為固定的協作關系組;比如因特定活動組成的“六一”會演策劃小組、運動會后勤保障小組、辯論賽正反兩方辯論小組、主題性探究小組等臨時協作小組;比如因興趣特長、愛好組成的校內外運動小社團、手工社團、繪畫或音樂創作組等常態自組織。這些人際交往的“點”隨時都有可能組成一個協作“面”,促成學生的網絡復合性聯系。在這種復合性組織結構中,每個學生的角色也因此出現動態性變化,有時是策劃牽頭者,有時又是參與協作者。在完成同一事務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磨合,學會妥協、學會合作、學會忍讓,彼此取長補短,逐漸在交往中學會交往。
幫助班干部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班干部的人際關系狀況,直接影響著班委會職能的正常發揮和整個班級的人際關系。成熟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視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讓班干部成為班級積極人際關系重要的協調者與引領者。
首先,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之間積極關系的建立。重視班干部之間的科學分工與協作,避免班干部之間因為任務模糊、職責不清而在開展工作時相互推諉、滋生矛盾。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的培養,通過常態化班干部會議,引導班干部關心班級事務、反思個人工作方法,同時通過合作性任務分配引導班干部之間主動合作、相互扶持,建立起協作關系。
其次,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與班級同學之間積極關系的建立。班主任要教導班干部以身作則、率先示范,講究工作方法,樹立服務意識。
總之,班主任要引導班干部把“干部”“同學”兩種角色結合起來,既能堅持原則、為集體服務,又能以身作則,做一名好學生、做同學的知心朋友;同時,班主任也要教育全班學生尊重、服從、幫助班干部,班級內部積極的“干群”關系有助于班級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引導學生處理好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科教師的關系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班主任要承擔起多重角色使命,一方面扮演好教育者、組織者、管理者、人際關系協調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以平等的態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有了這樣的心理基礎,在談到與學科教師的相處問題時,學生就會與我們坦誠相見。同時,班主任也要引導學生理解、學習如何與不同的學科教師相處。尤其是當學生與學科教師發生沖突時,班主任要智慧、合理介入,引導學生積極化解師生矛盾,尋找積極性因素,促成彼此接納。班主任要深刻認識到,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的“向師性”會受到損害,教育效果會大大降低。
班級生活是一個綜合性構成,班級內部以及班級與外界的各種關系,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人際交往契機與挑戰。學生在班級生活中通過對各種不同關系的建立、經營、完善、體驗、調整,慢慢習得人際交往能力,感受和諧人際關系的美好。
(王懷玉,廣東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屆、第二屆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出版有《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班級管理新探》《小學班級特色活動設計與指導》等著作。)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