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在學生心田種上安全的“種子”
2月17日是山東省日照市中小學春季開學的日子,濟南路小學的學生們早早地坐在教室里,期待著和老師一起開啟必修課——“開學安全第一課”。這是日照市整體推進安全教育“1+3+X”課程體系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學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內容碎片化、有效性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師生安全意識淡薄,嚴重影響了學校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據(jù)統(tǒng)計,全國約90%的安全事故是安全意識不到位造成的。對此,日照市自2015年起主動探新路、尋良方,通過構建實施安全教育“1+3+X”課程體系,從小在學生心田種上安全的“種子”。
“1+3+X”代表什么含義?日照市教育局總督學徐宣清介紹,“1+3+X”課程體系主要由安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及主題性安全教育課程三部分構成。“1”指地方《安全教育》課程讀本;“3”指“1530”校本課程的3個模塊,即每天放學前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給學生進行1分鐘安全教育,每周放學前教師對學生進行5分鐘安全教育,節(jié)假日放假前30分鐘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知識普及;“X”指主題教育活動課程,即交通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活動安全教育、自我保護教育、社會治安教育和意外事故處理教育等六大類主題教育體驗課程。
“這些課程有的只有1分鐘或5分鐘,是真正的‘微課程’,但經(jīng)過日積月累,給學生帶來的是安全意識的大提升。構建系統(tǒng)化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就是要將安全的‘種子’撒進學生心田。”徐宣清說。
那么,“1+3+X”安全教育課要怎么上?答案在每一所學校里。
各中小學根據(jù)各自教學實際,將學生應知應會知識以“螺旋式”“遞進式”方式呈現(xiàn),通過實施“體驗式”“生活情境化”等教學策略,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各校不斷豐富發(fā)展特色“X”課程,打造室內和室外安全教育雙課堂,以“安全教育日”為契機,扎實組織開展安全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目前,全市“X”主題教育體驗課程已達六大類172門。
“在‘1+3+X’課程實踐過程中,我市創(chuàng)新實施了‘講驗演警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只要具備體驗教學條件的,全部采用‘生活情境化’教學模式。”日照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董克偉介紹,這種形式徹底改變了學校安全教育的被動局面,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興趣顯著增強,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明顯提高。
“我很喜歡安全教育課。我們在游戲中輕松學習到了安全知識,掌握了安全技能,提高了安全意識。我還參加了市里組織的安全演講比賽,拿了一等獎!”日照市金海岸小學學生李子涵說。
與此同時,日照市還積極構建“學校—社會—家庭”安全教育網(wǎng)絡,將安全教育課堂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形成安全教育的強大合力。
“經(jīng)過近幾年安全教育‘1+3+X’課程體系的實踐,我市較好解決了學校安全教育存在的系列問題,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社會活動深度滲透,家校社合作共育,學生安全行為習慣、安全素養(yǎng)、自我防護技能大幅度提升,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深入推進,學校安全課程實施水平顯著提升。”日照市教育局局長孫燕說。
近日,日照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廳表彰為全省校園安全工作先進集體,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快速提升,從2018年的全省中游水平提升至2021年的第2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林煥新 通訊員 逄仁霞)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