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退役運動員奔向教育“新賽道” ——四川天府新區設立體育教師共享中心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3-20  閱讀:次   |
42.9K

  運動員退役后再就業問題是長期以來困擾體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四川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始終把改革創新、敢為人先作為生命線和動力源,在全國率先設立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將“退役運動員再就業問題”和“解決中小學體育師資短缺問題”有機銜接起來,從供需互補聯動、資源優化配置、機制破舊立新等方面著重發力,全力推動退役運動員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共享體育教師,探索走出一條具有天府特色的體教融合發展之路。

  堅持廣納英才,開辟退役運動員施展才華新舞臺

  四川天府新區作為國家戰略重要承載地和區域發展重要增長極,近三年GDP平均增速始終保持在9.36%左右。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量高科技企業、高端人才入駐入戶新區,學齡人口在規模和結構上發生了巨變,原有師資力量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特別是體育師資數量嚴重不足,按照天府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實行每天一節體育課、高中和職業學校每周調劑增加一節體育課”的要求,天府新區中小學校每周需開設6159節體育課,要高質量完成此項教學任務,需要在現有師資基礎上額外增加90名體育教師,而體育教師編制使用已接近滿額狀態。

  為此,天府新區著力打破編制壁壘和體制藩籬,嚴格落實體育總局、教育部“暢通優秀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進入學校兼任、擔任體育教師的渠道”等重要部署,2021年7月,探索設立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創新發展體育教育共享模式,在四川省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會支付等多元化服務模式,向省內廣大退役運動員遞出橄欖枝,截至目前已吸納奧運(世界)冠軍在內的1800余名體育專業人才進駐新區,優選57名優秀退役運動員成為專職共享體育教師,既有效緩解了中小學體育專業師資不足的問題,又開啟了退役運動員繼體育競技生涯之后的事業發展新高峰。

  堅持區管校用,探索推行“多點執校”工作新模式

  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建設是著眼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實踐,徹底打破了現有體育教師身份限制和校際限制,探索創新體育教師“區管校用”制度,引進來的體育教師不再安排到指定學校,由共享中心統一聘任、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大力推行“多點執校”新模式,現有的57名共享體育教師即可覆蓋90名體育教師國家課程缺口,實現教師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多點執校”是指不強行安排體育教師到特定學校任教,根據國家體育教學課程任務所需,同時在兩所以上學校任教。在“多點執校”人員的選配上注重雙向互選,依托體育教師共享中心信息化平臺,對學校提出的體育國家課程、延時課程、特色課程等教學需求,以及體育課程開設情況、師資缺口、教學水平、生源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尊重雙方意愿完成執教配對,57名共享體育教師被統籌安排到11所試點學校執教。畢顯皓就是其中一員,他曾是世界冠軍,有著11年排球職業運動員的經歷,正好契合天府新區華陽中學大力發展排球運動的需求,于是被安排到該校擔任排球代表隊總教練。畢顯皓不負重托,深入鉆研,量身打造排球冠軍課程,一方面將優秀前沿的訓練方法與形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另一方面將冠軍效應轉化為引導學生愛上運動的榜樣力量,促進學生運動愛好的養成。

  在“多點執校”實施過程中,天府新區強化教導支持,全面建立傳幫帶制度,每一個共享體育教師都安排1—2名資深體育教師作為導師,在體育課現場給予共享體育教師無微不至的指導,幫助其上好每一堂課,用最短的時間提升教育教學基本功,早日成為體育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湯琬婷曾是一名游泳和鐵人三項運動員,先后取得過全國鐵人三項比賽第一名、四川省游泳比賽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目前在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任教,雖然在專業上戰功彪炳,但在教學上卻是“新兵蛋子”。為了讓其快速進入教師角色,體育教師共享中心一方面運用高校資源來加強培訓,另一方面配備一名教學指導教師進行現場施教,經過培訓和學校教師指導,湯琬婷逐漸適應了新的工作,從充滿茫然的“小白”變成體育教學的“行家里手”。

  堅持資源統合,著力構建全民共享體育新場景

  體育教師共享中心不單是體育師資配置平臺,也是體育資源整合平臺。為此,天府新區按照“堅持公益、兼顧市場”原則,將新區學校各類體育資源進行統一整合打包、統一管理運營,致力培育體教融合發展的綜合服務機構,為新區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深度賦能。

  首先,統籌資源為“雙減”工作落實賦能。聚焦學生多樣化需求,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充分利用平臺內校外培訓機構1800余名兼職師資力量,提供涵蓋26個體育項目、126門周末課程的課后延時服務,實行公益收費,課程價格按市場平均價格的80%進行核定,通過評估反饋,學生、家長滿意率都在98%以上,實現了校內提質與校外減負相協調、政治效果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其次,統籌資源為特色體育發展賦能。著眼破解區內學校體育特色不鮮明的問題,依托奧運(世界)冠軍專業競技優勢,全力培育田徑、游泳、體操等28個奧運項目,武術、攀巖等10個非奧運項目以及舞獅、空竹等9個中華傳統項目,探索政校社企研聯合辦運動隊,支持中小學校與共享平臺合作組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高水平運動隊,打造高水平競技體育高地。同時以“全員、常規、特色、品牌”四個類別,“班級、學校、集團、新區”四個層級為方向,創新打造家校社三位一體、面向全體青少年的融合賽事體系,打造了“天府共享杯”系列賽事品牌,助力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最后,統籌資源為全民運動高水平發展賦能。健全完善體育社會組織進入學校承接學校體育公共服務的常態化、規范化遴選和監管機制,創新構建“愛成都·迎大運”全民共享體育系列場景,大力開展體育課程“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單位”活動,吸引近30萬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掀起了全民運動“新風潮”,助力全民體質健康水平提升。

  通過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實踐,四川天府新區在體教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形成一些有益經驗,被評為2021年“成都教育十大民生實事”,入選了教育部“雙減”典型案例。然而,體教融合發展之路沒有休止符,天府新區將利用三年時間,集中精力提升體育教師共享中心的能級和質量,推動新區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達到68%,培養學生兩項及以上的運動技能,打造10到15個區級體育特色項目,建立省級及以上體育冠軍蓄水池,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

  (作者龍鑫系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