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一手為工一手文
唐文治(1865—1954),江蘇太倉人,著名教育家、工學先驅、國學大師。曾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及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監督(校長),創辦私立無錫中學(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前身)及無錫國專(蘇州大學前身)。
——————————————————
一封來自清朝郵傳部尚書陳玉蒼的奏折,擺在年邁的慈禧太后面前,內容是舉薦唐文治出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監督(校長)。很快,這個統治中華幾十年的女人在即將離世之前,批準了這份奏折。
唐文治出任學堂監督,當是不二人選。
時間回到1892年,27歲的唐文治終于在第五次進士考試后榜上有名,初任戶部主事。幾年后,任總理衙門章京,后來再任農工商部署理尚書,是清廷重臣。尤其是他的那封《請挽大局以維國運》的萬言奏折,光緒帝更不會忘記。奏折里針砭時弊,倡議改革,走實業救國之路,興辦民族工業,培養科技人才,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興辦教育。
20世紀初,唐文治兩次訪問歐美,他尤其重視歐美教育。當他走進牛津大學,面對這所千年學府,贊嘆不已。他說:“立國之要,以教育為命根;必學術日新,而國家乃有振興之望。”或許,那時候他已經確定了走教育興實業之路。
41歲那年,母親病逝老家,按照傳統,官員回家丁憂。唐文治離開京師,后來接過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監督的重擔,全力以赴,為國育才。
這所學校并非剛剛成立,早在1896年底就已開設,初名南洋公學,后隸屬于郵傳部,唐文治是歸屬權轉變后的第一任監督。
唐文治上任后燒的第一把火,很簡單——把床搬到學校。他全身心投入學校建設,一刻也沒有忘記牛津大學帶給他的震撼,期待學校能像牛津大學那樣培養出色人才,以發展實業、振興中華。他曾說:“鄙人辦學時,不自量力,常欲造就領袖人才,分播吾國,作為模范……此志未嘗稍怠。”唐文治到任后,只爭朝夕。他要做實事,求實學,興實業。
唐文治的第二把火,將目光盯住了專業,將學校專業做了一番調整。經郵傳部同意,鐵道班改為鐵路專科,學制3年,此為學校第一個工程專科。次年再增設電機專科,是我國高校第一個電機專科。再過一年,又增航海專業。
有專業不能沒有老師,唐文治敢專業先行,因為他早已成竹在胸。在給交通部的公函中,他說,本校所有鐵路科課程,由前教務長胡棟朝(本校畢業生,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博士學位)支配,并由詹天佑提供參考意見。電機科課程由前科主任海騰編訂,經現任科長謝爾頓(原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電機科科長)修改盡善。這兩人(海騰與謝爾頓)均為美國電器專家、教授,極有經驗。
唐文治看中的是中外名師。他心中有一個夢想:“造就中國之奇才異能,冀與歐美各國頡頏爭勝。”既要一較高下,全靠外籍教師顯然不行,唐文治堅定地將目光投向了學子,在校期間他重視外語教育,再把學生送出去,實為明智之舉。唐文治任校長的14年內,至少派遣留學生211名,平均每年15名。這批學生中,如胡敦復、周厚坤、張廷金、徐名材等都于1912年起陸續回到母校任教,逐步代替了外籍教師。
唐文治自己也上課——他的專業不是鐵路,也不是航海,更不是商業,而是國文。他的情懷在教育與實業,而他的學問在國文與傳統。
他走進上海高等實業學堂的第一天,就登上講臺,講授國文,每周按時上課,從不間斷。后因目疾,幾近失明,不能讀書,就背誦課文,一字不差,講解精微,聲音洪亮。學生無不為之感動……
歷史的車輪駛進了辛亥年。江山易主,皇冠落地,然而于唐文治而言,并沒有多少驚天動地的改變。郵傳部電囑建商船學校,唐文治親自前往查看,并于同年8月竣工,定名“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唐文治兼任學堂監督。至此,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高等航海學府誕生。
兩個月后,帝國變民國。唐文治深知,不管是帝國還是民國,都不能沒有教育,要興國安邦,不能沒有實業。他邀請一位政治家蒞臨上海,闡述振興實業富國強家的宏偉計劃。這位政治家,便是締造民國的孫中山。
幾年后,唐文治因為目疾和學潮辭職,離開了這所為之奮斗14年的學校。就在他離開后8個月,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與其他3所學校合并,有了一個名揚九州的名字——上海交通大學。
唐文治終于可以休息了,回到了從童年就熟知的經史子集,一心投入國學教育的懷抱,出任無錫國專校長。因他德隆望尊,慕名前來者近千人。無錫國專以“正人心、救民命”為宗旨,又定校訓為“致良知”。上任之初,唐文治手訂《無錫國學專修館學規》10項:躬行、教悌、辨義、經學、理學、文學、政治學、主靜、維持人道、挽救世風。
文與工,自然不同。但崇尚實行,是唐文治一生的宗旨。幾年時間,無錫國專名師匯聚。章太炎、錢基博、呂思勉、周予同、王蘧常……這些名字個個如雷貫耳。雙目失明后的唐文治,依舊留戀講臺,講述國學,吟誦國文,謂之唐調,還刻錄了唱片。100年后的今天,依舊能聽到他穿越歷史時空的聲音。
有人說,唐文治理學不如馬一浮,樸學不如章太炎,或許如此吧。但他的千秋功業在教育。他深邃的目光洞穿了百年風云,滿肚子的子曰詩云里,竟然有著通過教育實業興國的夢想,這是一種怎樣的超前?
(作者匡雙林系浙江省溫州道爾頓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