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梁漱溟:為鄉村帶去文明火種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4-17  閱讀:次   |
42.9K

  梁漱溟(1893—1988),字壽銘,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稱,也是我國農村教育的代表人物。

  ————————————————————

  上!稏|方雜志》主編杜亞泉的桌上放著一篇文章:《究元決疑論》。他讀罷,覺得立論雖偏頗卻見解獨到。文章批評了古今中外諸子百家,獨推崇佛法。杜亞泉一看作者梁漱溟,乃是無名之輩。左思右想,最后決定發表。于是,《究元決疑論》連載于1916年的《東方雜志》第五、六、七三期。

  沒過多久,梁漱溟接到了大名鼎鼎、有“學界泰斗”之稱的北大校長蔡元培的邀請,請他到北大講述印度哲學。梁漱溟說去不了,因為不會教。蔡元培說,你說你教不了,那你說有誰能教?梁漱溟也不知道。蔡元培說,那還是你來吧。于是,年僅24歲的梁漱溟登上了北大講臺。

  如果梁漱溟一直站在北大講臺上,成為教授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6年后,他選擇了離開,要去做鄉村建設,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村教育。一個生于書香門第且長于京城的公子,卻選擇了鄉村教育。從此,他用畢生精力一往無前地踏上了一條尋求民族自救的道路。

  1927年,梁漱溟南下廣州,準備開始他的鄉村建設實驗。之所以選擇廣州,有一些便利條件:“我的朋友、孫中山先生的部下李濟深在廣東掌握政權。他希望我去,我也想去……”

  到達廣州之后,“鄉村建設”和“農村教育”這些詞尚未出現在梁漱溟筆下和口中,當時的詞是“鄉治”,他想在廣州收一批學生,辦鄉治講習所,把鄉治主張和辦法講給他們聽。鄉治講習所的愿望最終沒能實現,由于政局變化,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泡湯了。好在,他的“講”實現了。在一個叫“地方武裝團體訓練員養成所”的機關,梁漱溟作了10次演講,聽講者千數人。

  幸運的是,歷史給予梁漱溟再一次機會。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河南的邀請信,邀請他的人是彭禹廷、梁耀祖、王怡柯等,前一位是河南村治學院院長,后兩位是副院長。他們邀請梁漱溟出任村治學院的教務長,到任后,梁漱溟起草了《河南村治學院旨趣書》和章程,前者闡明了河南村治學院的宗旨。是年年底,招收學員400余人。

  歷史給梁漱溟機會的同時,又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中原大戰爆發,河南這個主戰場,血肉橫飛,硝煙滾滾。河南村治學院在戰火紛飛中被迫關上大門,只留一個落寞的影子。從籌辦到關閉,壽命僅一歲……

  在仿佛一切都會結束時,歷史又出現了轉機。有人向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匯報河南的鄉治學院事宜,還有人向韓復榘建議,給鄉村各學校添置一套萬有文庫。面對這些匯報,韓復榘大手一揮:歡迎你們都到山東,在山東繼續河南的事業。

  于是,鄉村建設正式出現在了山東歷史上,也出現在梁漱溟的人生歷史中。鄉村建設研究院正式掛牌,梁漱溟任研究部主任。1931年6月,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正式開學,學員來自山東全省27縣,為保公平,每縣10人。“學員必須深入偏遠山村,撰寫實習報告,實習結束后才能回校學習,并討論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梁漱溟本人負責的研究部學員畢業后大多留院和他并肩戰斗”。同時,梁漱溟還為各縣的鄉村學校編寫教材。于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成熟的鄉村教材《農民識字讀本》《識字明理》《文武合一》《中華民族的故事》等,進入了教育史的視野。

  1933年春天,梁漱溟選擇鄒平作為他們的試驗區。鄒平東接淄博,西鄰濟南,南依膠濟鐵路,北瀕黃河。當時的鄒平,人口僅有17萬,是梁漱溟試驗的上佳選擇。“對全縣的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對人口作了普查?h政府設立了戶籍室,掌握全縣的戶籍情況。各區政府和縣政府都裝有直通電話,我們要求各區政府及時報告本區人口變動情況。”在各村成立鄉學、村學;推行鄉村教育,實施成人教育和社會教育;發展合作組織;進行農業改良,推廣各種合作社;開展鄉村自衛;開展文化衛生建設,建立研究所衛生院。未幾,又將菏澤作為試驗區,幾年以后開設了鄉村研究院菏澤分院。在院內開辦農場,教導農民如何提高產量。這個研究院雖然沒有逃過夭折的命運,但從成立到關閉的短短幾年時間,“培育出了上千名的學生,他們為山東農村帶去了近代科學的火種”。

  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最終在日本侵華的戰火中悄然關上了大門……從此,梁漱溟也離開了教育界,但為國求索、為民請命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致力救國的卓越努力……

  世事變幻,時間快進到1980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敲開了梁漱溟的家門,兩人開始了一次長久的對話。艾愷問梁漱溟:“您認為您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是什么?”梁漱溟回答道:“大事一個就是為社會奔走,做社會運動。鄉村建設是一種社會運動,這種社會運動起了相當的影響。”

  再過8年,梁漱溟在北京逝世。墓地在桂林市穿山公園。一部分骨灰埋在山東省鄒平縣小黃山——對了,他和艾愷對談那本書,結集為《這個世界會好嗎》。

  (作者匡雙林系浙江省溫州道爾頓小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