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讓體藝教育強起來
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以“一校一特,文化立校”理念助推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甘肅省靖遠縣教育局依托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學科基地、鄉村少年宮等為主陣地,充分借力靖遠縣體校、靖紅館等平臺,積極構建體藝教結合的“一體兩翼、體藝雙馨”(一體,即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兩翼,即以特色體育教育為一翼,塑造學生健康身心;以特色藝術教育為一翼,陶冶學生藝術情操)特色教育新格局。
精準把脈,多措并舉,優化隊伍建設。靖遠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屬國家六盤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受當地地域、社會經濟條件制約,體藝教育發展存在極大的困擾,一方面是教育理念問題,從社會、學校乃至師生、家長,普遍存在輕視體藝“副課”的現象;另一方面,體藝教育專業師資短缺,鄉村學校結構性缺編嚴重。鑒于這些困難和不足,縣教育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多元培養,建強體藝師資隊伍。針對體藝師資專業化不強、人數不足的現實,靖遠縣借力東西部教育幫扶,與天津市和平區教育系統簽訂了33條“手拉手”聯盟協議,通過送教送培、走校教研、掛職鍛煉等方式,定向培養師資取得了顯著成效。
有序交流,打破師資校際壁壘。鄉村學校體藝教師結構性缺編是共性現象,為破解這一難題靖遠縣教育局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啟動實施了“教師編制周轉池”計劃,大力加強城鄉間、學區間、聯盟間、學校間教師交流,優化師資結構。
活動引領,開發項目,優化課程體系。落實體藝教育特色發展,促進體藝教結合,縣教育局著力在優化課程體系上下功夫。縣教育局要求各學校依據鄉情校情,結合“一校一特、文化立校”的理念,本著“校校有項目、校校出精品”的原則,打造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體藝項目,并通過長期實踐,積極開發出與國家課程體系相輔相成的校本教材。各學校在課程安排上,定計劃、定時間、定任務、定目標,嚴格落實校本體藝課程。
為確保特色體藝課程實效,縣教育局積極搭建各類平臺。在校內活動層面,學校將大課間與社團活動結合起來,依托傳統節日、畢業典禮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藝活動;在校外活動層面,青少年活動中心充分挖掘縣域資源,定期組織并開展面向全縣的文化藝術節、大型體藝競賽等活動,讓特色體藝教育走出學校。
加強督導,分層考核,優化評價設計。縣教育局將學校體藝特色教育落實情況納入學校年終考核評價體系。不斷加大考核力度,依托縣督導室成立專項督查小組,深入各學校進行檢查,做好督導督查記錄,把體藝課程落實、特色項目開發、活動開展情況等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并將考核結果與校長職級制改革對接,實現捆綁評價。同時,縣教育局要求各教管中心及學校建立健全體藝教育評價體系,把日常檢查情況及學期考核情況與學校、教師年終考核掛鉤。為進一步發揮體藝項目認定考核的評價作用,縣教育局指導各學校制定了學生體藝等級評價實施辦法,每學期組織一次體藝技能評定,對于達到認定標準的學生,學校授予等級認定證書,作為學生評選優秀的重要依據,并將體藝考核評定結果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科學管理,扎實推進,優化落實機制。一項舉措從頂層設計到落實落地,每一個中間環節都至關重要,縣教育局為保障體藝教結合的特色能夠落地生根,與對中間環節的科學管理、合理安排是分不開的。
對表推進。縣教育局嚴格按照《靖遠縣教育局體藝教結合“一體雙翼、體藝雙馨”實施方案》,執行月度詢報和不定期視導制度。縣教育局按月隨機選擇學校進行督查,學校按照季度上報體藝工作開展情況,青少年活動中心及教師發展中心依照各自職能就學校體藝教工作開展專項視導,一系列對表的督查機制有力推動體藝教結合的深入落實。
目標倒逼。通過總結與計劃目標進行比對,反思不足,培強補弱,縣教育局要求各學校既建立明確的目標體系,又以年終工作總結的形式上報體藝教目標落實情況,并對結果進行評估,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依據。目標體系全流程監管,形成目標倒逼機制,保證了體藝教各項工作的快速推進。
(作者呂春野系甘肅省靖遠縣教育局)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