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上繪本到學會寫話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階段,抓好低年級的寫話教學,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不少低年級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常常為尋找供孩子寫話的優質資源而苦惱。從學生角度看,低年級學生雖然年齡較小、認字量也較少,但他們很樂于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尋找一種符合兒童的表達方式,同時利于兒童個性化發展的寫話資源已迫在眉睫。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繪本閱讀無疑是他們閱讀領域的一場“視覺革命”。而繪本作文與“看圖作文”相比,增添了更多的畫面空間和想象空間。但現在的繪本種類繁多,不是所有繪本都適合我們開展低年級寫話訓練,這就需要教師去梳理挖掘當中合適的訓練點。何謂“合適”呢?我個人覺得就要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來選取切入點,這樣寫話教學才有價值,孩子才會慢慢從愛上繪本到學會寫話。
選有趣點。越有趣的事物就越喜歡,這是孩子的天性。而許多繪本都有鮮艷的畫面、詼諧的話語、個性張揚的人物形象。教師選擇這樣的繪本作為寫話訓練,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學生也樂于表達心中的愉悅。
比如《小豬變形記》,講述一只不喜歡自己形象的小豬想方設法進行一次又一次變形的經歷。小豬一次又一次奇形怪狀的變身都會引得孩子捧腹大笑,自然而然地為小豬設計有趣的形象就成了此繪本的寫話切入點了。
師:同學們,假如這只憨憨的小豬現在來到我們面前,你還會為它設計一個怎樣的形象?請把你想到的形象畫一畫,并把小豬是怎樣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話寫一寫。
生:我為小豬設計了一個蝴蝶的形象,它對朋友說:“我是一只了不起的蝴蝶,你們看我的翅膀多漂亮呀!”
……
因為有趣,所以孩子很自然地在腦海里生成各種各樣的有趣畫面,并能配上畫面進行寫話。因此,繪本寫話如果從有趣入手,就能消除學生對寫話的畏難情緒。
選想象點。繪本語言簡練靈動、畫面精美、色彩明麗,字里行間流露出兒童所特有的那份純與真。就是因為繪本舍棄了許多煩瑣的敘述,又擁有豐富的畫面,給孩子留下了想象空間。因此教師選取這些留白較多的繪本,能引發孩子的無限想象,使本來枯燥的寫話教學收獲別樣的精彩。
選共鳴點。繪本是為兒童而創作,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繪本的題材是非常貼近孩子生活的,對孩子的言行舉止描摹得惟妙惟肖。在閱讀這些繪本時,孩子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往往會引起他們的共鳴,會不知不覺聯想起自己的生活實際。教師選取這樣的繪本作為寫話訓練點,既能解決“無米之炊”的煩惱,又能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比如《生氣湯》,講述了小男孩霍斯在一天中遇到了許多不順心的事,回到家通過踩砸東西來宣泄。媽媽雖然知道霍斯這種宣泄行為不對,但并沒有阻止他,而是慢慢引導他以正確平和的方法舒緩心中的怒氣。在這個故事中孩子特別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七八歲的小孩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始階段,他們的情感控制力還較弱,容易生氣,并且不會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排遣。因此引入這樣的繪本作為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學生就很容易產生閱讀感悟共鳴,以至不吐不快。
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較為成熟,而文字符號尚未成熟的成長初期,他們渴望表達、熱衷創作,而繪本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教師選好繪本與寫話的契合點,能夠為低年級的寫話教學開拓一個新的空間,優化了寫話指導,從而提高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實效性。當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進行有效指導,學生就會踏著創新的階梯順利走進習作殿堂,為高年級的習作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巫麗芳系廣東省東莞市塘廈第一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