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用一生的力量做教育 ——追記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原校長陳煒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5-15  閱讀:次   |
42.9K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里,未來日子里,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那個愛唱《大約在冬季》的校長,卻沒能熬過2021年的冬季,年僅53歲。

  2021年12月5日17時55分,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消息——《沉痛哀悼陳煒校長》,當晚就在福州教育界人士的朋友圈刷屏,數十萬的閱讀量與充滿哀思的留言,足見人們對這位校長的真切不舍。

  “他說要讓孩子們成為眼里有光的人。”一條高贊留言這樣寫道。

  “他說,希望各位會玩,會學習,更會做人。”另一條留言同樣擊中了許多人的心靈。

  今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追授陳煒“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稱號。4月,福建省委宣傳部追授陳煒“八閩楷模”稱號。

  “偉大的校長,時代的楷模。”許多教師在4月29日的“八閩楷模”陳煒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后這樣留言。大家都想念這個“眼中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的校長。

  “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拼出來的輝煌”

  時間回溯到1990年,從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后,陳煒開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從福州三中到福州屏東中學、福州八中,最后又回到福州三中,每一所學校都留下了陳煒敢拼會贏的足跡。

  2008年,陳煒外出考察,體驗到網絡學習平臺的便捷,預感到這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回校后,他就主動對外合作,倡導建立各種信息數據庫,開發出數學、英語兩個學科的“課業管理中心”網絡學習平臺,推動了屏東中學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建設的步伐。

  2013年,陳煒又“開風氣之先”,在福州八中開設了中美課程實驗班,設置擊劍、射箭、籃球、排球和PE五大體育選修課,鍛煉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意志力。不僅如此,當時的中美班有許多外地教師,陳煒能夠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并且了解他們的老家在哪里。他習慣把這些老師稱為“中美班的寶貝”,足見他對這些人才的重視程度。

  在同事們看來,陳煒有著常人沒有的勇氣,能從問題中看到機會。

  9年前,福州計劃在三江口建設一所優質高中。其時,三江口尚處于開發階段,哪所學校愿意遷往三江口?一時間,福州教育界議論紛紛,許多學校“望江興嘆”,陳煒卻認為這是八中發展的好機會。“有一個這么好的校區可以‘拎包入住’,我很心動。”陳煒找到時任校黨委書記黃丹青,商量著一起去三江口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校區正處于建設過程中,大片的沼澤,坑洼不平的道路,只有一座空殼的校舍……

  “學校搬過去就完蛋了,不會有人愿意來這邊上學的。”大家都這樣說。

  “這是八中實現騰飛的機會,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抓住這次機會。”主意已定,陳煒向當時的福州市教育局局長鄭勇主動請纓:“八中來接!”

  提起這段往事,鄭勇感慨萬千:“陳煒在當時用實際行動作出了敢作為、勇擔當的表率。”

  “他有一種使眾人行的能力,有很強的領導力。”福州三中黨委書記林曉楓說。

  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和陳煒的推動下,2020年6月福州首個12年貫通的福州三中教育集團成立了。由于集團內部各校既包含三個學段,又位于五個區縣,還存在三種不同法人模式,可參照借鑒的經驗成果少之又少,有人勸陳煒先緩緩、再等等。他說,實干出真知,學生發展等不起,“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拼出來的輝煌”。

  陳煒馬不停蹄帶領眾人展開調研,一校一策,集團辦學步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階段。有人統計,每周陳煒在各校區的行程是262公里,比從福州到廈門的距離還長。

  不僅如此,在福州三中,陳煒還謀劃教學數字化轉變和教育轉型;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提升師生的格局和視野;提出五年規劃,開設“大先生”論壇,弘揚“大先生”精神……

  在精心治理下,陳煒曾擔任校長的福州八中與福州三中等學校都成了福州基礎教育閃亮的名片。

  “振臂高呼,使眾人行”

  “我眼中的陳校長一直是一個平凡中透著教育家光芒的師者。”屏東中學教務處副主任鄭天宇說,“他是一個將教育作為事業去追求的人,真正將教師的成長看在眼里的校長。”

  的確,陳煒是出了名的愛才、惜才。

  許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私下習慣稱呼陳煒為“煒哥”,不僅僅因為年紀,更因為他的為人、眼界、格局擔得起這一聲“哥”。遇到困難,大家也總喜歡找他傾訴。

  屏東中學現任校長張年雄還記得,陳煒在屏東中學工作期間制訂了學校青年教師培養方案,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了許多平臺。

  “當時舉行首屆青年教師素質大賽,許多青年教師有顧慮,他耐心做思想工作,還參與賽事方案的制訂。”張年雄說。

  2019年,陳煒回到福州三中擔任校長,又牽頭組織新教師培訓,培訓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這些培訓為我們新教師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提供了幫助。”福州三中西湖校區教師陳瑱昊說。

  后來,陳煒專門找到陳瑱昊,提出要成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委員會。陳煒說:“三年以內的新教師成長學校可以負責,而三年之后的成長就需要你們自己來負責了。入職的時候我聽你說想做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愿不愿意一起來?”

  “能記住一個普通新教師在剛入職時稍顯稚嫩的愿望,這一點讓我感動不已。”陳瑱昊回憶。

  陳煒特別喜歡讀書,總是與書形影不離,他也把讀書風氣帶到了學校。

  2012年,陳煒在八中提出讓老師多看書,他指著圖書館的書說:“只要哪本書老師喜歡,就送給老師。”這一建議讓老師們頗為喜悅,卻讓圖書館負責人驚訝不已。那段時間,老師們看到喜歡的書,真的可以帶回家珍藏。

  在校長陳煒的影響下,2013年起八中德育處副主任鄭杜平開始系統讀書,堅持做讀書札記,直至今天。

  “他淵博的知識與溫和堅定的性格,就如同他在三江口校區圖書館墻上寫的那句話——‘靜靜的水,深深地流’。”鄭杜平說。

  屏東中學化學教師陳瓊英受陳煒影響創立了木棉書屋,陳煒大力支持,不僅推薦閱讀書目,還擔當木棉書屋的首屆閱讀導覽嘉賓。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學生在木棉書屋的閱讀中成長、改變,木棉書屋也被評為福州市優秀社團。

  陳煒始終強調“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與魂”,他堅信:“每一位教師都是會發光的金子,要讓金子的光芒被看見。”早年,陳煒就提出教師的“三熱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生活。他說,讓教師心中有愛、以愛育人,也被愛滋養,讓教師不只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還在發展學生的同時實現自己的同步發展。

  擔任福州三中校長后,陳煒把教師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為青年教師打造每周一次培訓的“春筍計劃”的同時,還為中年教師突破職業發展瓶頸施行“大先生榜樣計劃”,為骨干名師發起“擴展平臺計劃”,燃起了全校教師找尋、實現育人夢想的希望。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煒校長非常尊重學校的每一位勞動者。”福州三中濱海校區副校長江雄說,“2019年11月,有一次餐飲人員犯錯,我生氣地批評對方,陳煒校長說,我們要尊重他們,要講清道理、錯在哪里,而不是一味地批評。”

  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謝維興與陳煒前后共事10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學生發展中心需要校長的資料進行宣傳,陳煒發來的材料上只有一行字——陳煒,中學地理高級教師。謝維興就去找他:“校長,這也太寒磣了吧,能不能多給一些介紹呀。”陳煒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

  如今,許多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取得了許許多多的榮譽。但陳煒的檔案袋很薄,他既不是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也不是學科帶頭人、領銜人,沒有個人專著。

  許多人曾提醒陳煒有機會可以評一下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陳煒笑了笑,不置可否。福州三中教師車云說,在申報福建省和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時,曾希望作為團隊成員的陳煒一同署名,但被他婉拒了。

  評獎評職稱,陳煒都看得很淡,他說:“我是個經歷過生死的人,這些都不重要,把機會留給別人吧。”

  在陳煒看來,當校長就要做好兩件事——振臂高呼,使眾人行。

  “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想辦法給孩子”

  “眼中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手中有活、肚中有貨、腿上有力、腳有方向”。這是陳煒對學生的期許,也是他的辦學理念“培養一個完整的人”的具體化闡釋。

  “陳煒校長認為分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種平臺,讓學生全面發展。”福州三中副校長周義勇說。

  有一次,陳煒帶領教師到廣東中山一所中學學習考察,看到學校有一個很大的音樂廳,八中音樂教研組組長許文感嘆:“這里的孩子真幸福。”陳煒說:“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想辦法給孩子。”

  許文以為校長只是順口一說,并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一回學校,陳煒就帶著她在校園里走訪,邊走邊討論什么地方適合建音樂廳。“小點沒關系,我們可以先做室內樂。”陳煒說。

  半年后,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區嶄新的音樂廳誕生了。又一個多月后,陳煒問許文:“你能不能辦一場音樂會?沒做過也沒關系,先做起來,哪怕獨奏也可以。”就這樣,在陳煒的鼓勵與支持下,八中每年一次的音樂會越辦越好。

  “陳煒校長給了老師許多溫暖和希望,你會發現,踮一踮腳,我能做到,再往上跳一跳,我可以做得更好。”許文說。

  陳煒總說“體育和藝術是學生發展的雙翼”。福州三中西湖校區教師劉華軍回憶起當時學校創辦樂團的經歷感慨不已:“那時的樂團剛起步,我還有很多畏難情緒,陳煒校長總安慰我說,不要怕,人一定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會敢做,一定可以的。”

  “他懂得尊重每一個人,他總是能激發并凝聚一大群人,大家心甘情愿為教育傾盡所有。”福州教育研究院德育處副主任嚴權綱表示。

  不僅是老師,不少學生的熱情也常常因為陳煒而被激發。從福州八中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徐浩璟回憶,“高三時,陳煒校長找我單獨談話,關心我的學業,發現我的古文比較薄弱,他特地去拜訪已退休的古文專家,親自為我單獨授課。”徐浩璟說,“沒有陳煒校長給予的關心和幫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福州三中2021屆畢業生吳潤天記得,高二的一天,他在鮮有人至的樓梯口埋頭寫“書”,陳校長悄悄來到身后,好奇地問他在寫什么。兩人越聊越投入,最后互加了微信。陳煒還邀請吳潤天一同散步討論,“更多的時候,我成了‘老師’,校長反倒成了我的‘學生’,帶著微笑贊揚、點頭。”吳潤天回憶,“這樣的場景,我一輩子都會記住。校長一直在鼓勵我去實現想要做的事情。”

  畢業典禮上,吳潤天將他高中三年的經歷寫成的小書——《學習沉思錄——我要高考了》送給了恩師。如今在國外深造的他,依然清晰記得陳煒的諄諄寄語,立志學成回國:“即使身在遠方,心也要永遠和家鄉的大地連在一起。”

  “我感謝教育,感謝這個世界”

  其實,2010年9月剛剛調任福州八中校長,陳煒就被診斷出舌癌。

  身邊人都為他擔憂不已,但陳煒云淡風輕地笑笑:“沒問題,割一刀就好了。”做完手術被推出來時,陳煒向等在外面的家人擺了個“OK”的手勢,讓大家放心,這個手勢讓愛人葉萍記憶猶新。手術后一個月,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為福州八中“追求卓越”而打拼。

  去年,電視上播著介紹袁隆平、屠呦呦等人事跡的專題片《功勛》,陳煒看得滿臉淚痕,葉萍嚇了一跳,問他:“怎么啦?”陳煒百感交集地說:“總是有那么一批人,為國奉獻,信念堅定,無怨無悔。”那個時候,陳煒的癌細胞已經轉到了淋巴,葉萍問他:“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陳煒說:“一定要把三中辦成全省最優最一流的學校。”

  在病床上,陳煒非常難受,兒子看了痛在心里,止不住流淚,陳煒告訴他,“孩子,我們不怕。我感謝教育,感謝這個世界。”他覺得這輩子能從事自己最愛的教育事業是幸福的。

  陳煒曾向周義勇傳授當校長的經驗:“白天想想他人的事,為老師學生家長解決瑣碎的事;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學校的事,想想學校的規劃、發展,伏案寫材料;睡前,想想家里的事,和愛人聊聊小孩、家人。”陳煒還不忘補上一句,“這樣的人生很美滿。”

  陳煒特別欣賞陶行知的一句話:人生為一大事來。

  “陳校長將教育當成了一種事業,當成了一生的追求。”周義勇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