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抗疫”這本書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全國部分中小學重啟線上教學。“停課不停教”,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國城小學構建了“讀說寫”抗疫微課程,緊密聯系抗疫這本“大書”設計課程內容,把抗疫作為育人教材,以抗疫精神為指引,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讀經典與美文、寫詩歌與習作、說新聞與評論中,學會感恩和奉獻,懂得擔當和珍惜。
科學構建課程內容。抗疫微課程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需要,包含誦讀詩歌寫詩歌、閱讀經典寫感受、關注新聞說新聞三個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系的板塊。板塊一:每日誦讀一首經典詩詞,讓學生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高年級還可以嘗試創作詩歌贊頌全民抗疫。板塊二:每周閱讀一本經典名著,低年級學生閱讀繪本,讀《花婆婆》讓學生發現身邊的“美麗”,讀《艾瑪畫畫》啟發學生熱愛生活;中年級學生閱讀童話,讀王爾德童話《巨人的花園》明白快樂就是分享、幸福就是給予,讀《青銅葵花》理解“面對困難心有陽光,心中有愛善待他人”的道理,嘗試在童話創編中頌揚“美”、鞭笞“丑”;高年級學生閱讀與英雄有關的小小說,啟發學生思考“和平年代誰是英雄”等問題,同時撰寫習作謳歌抗疫英雄。板塊三:每日進行“新聞小主播”展示,學生讀新聞、說新聞、評新聞,讓抗疫精神引導學生不斷前行。抗疫微課程的構建凸顯了“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的結構特點,讀寫訓練層級遞進,又與當下疫情防控工作貫通,在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潤物無聲地開展生命教育,教育學生學會擔當、奉獻社會、服務他人、修身成才。
有序推進課程實施。抗疫微課程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蘊含的精神力量和育人元素,確保教育不斷線、質量不打折。每天清晨,教師在優美的音樂中開啟班級群“每日一誦”,學校選拔優秀教師一周錄制一節古詩詞微課,在賞析、吟誦、創作中引發師生的共鳴共情,凝聚命運與共、守望相助的強大力量。比如,全校師生共吟《詩經·秦風·無衣》,把這首同仇敵愾、舍生忘死的戰歌與當下舉國同心防控疫情的精神聯系起來,吟誦聲中充滿了慷慨激昂和豪邁樂觀;經典閱讀課上,教師通過云課堂進行讀書推介和閱讀方法指導,師生定期在班級群交流閱讀感受,周末還利用小程序進行“讀書小報”“讀后感”“演講稿”等作品交流;“說評新聞”環節讓學生變身“時事新聞小主播”,每天觀看抗疫新聞,關心抗疫實況,謳歌抗疫英雄,深入認識與病毒斗爭的科研工作者、協助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沖鋒前線守衛家園的公安干警、堅守社區鄉村的基層干部、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等,無數感人的事跡蕩滌著學生的心靈。
多元分層課程評價。抗疫微課程采用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方式,有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重在發現學生進步,尋找學生的亮點。學生每天根據自己的表現畫星自評:優秀三星、良好二星、及格一星,家長可以獎勵1-3顆星星;學生每天在班級群交流誦讀、閱讀、說新聞等情況,教師、學生、家長通過班級群點贊、送花、鼓掌等方式進行評價;教師通過授課平臺每日評選優秀作業,每月頒發榮譽獎狀,通過公眾號展示優秀作品,進行階段評價。
疫情期間,每天報道的新聞、發生的故事,以及學生居家生活期間的切身感受,都是生命教育的最好資源。“讀說寫”抗疫微課程將學科課程與社會擔當、生命教育相融合,以云課堂的模式開啟,引領每一個學生更好學習、思考、成長,讓每一個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韓立菊系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國城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