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學習單的演變
進入高年級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重復啰唆、表達含糊不清。分析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課堂上僅憑“三寸不爛之舌”,一是沒有打開思路,二是思路混亂,不知如何下手回答問題。
這樣下去不行。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課堂上讓學生將自己的思路寫下來并進行梳理,這樣發言時條理就清晰了,也就不會語無倫次了。于是,我決定借助學習單來幫助學生厘清思路。沒想到,學習單的研發和使用,使我一步步觸及學生思維的真實過程。
NO.1課內學習單,突破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課堂的需要設計了“課內學習單”——主要是基于課堂任務或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而設計的。
或獨立思考,在《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利用學習單讓學生獨立思考,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寫在學習單上。
或合作探究,在探索《圖形中的規律》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探究,將小組的研究成果梳理在學習單上。
或進行方法整理,在學習《分數加減法》時,將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整理在學習單上……
設計這些學習單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將自己的思路寫下來,進行梳理,讓他們在發言時有“跡”可循。漸漸地,發言的學生越來越多了,條理也更清晰了,更重要的是學生更自信了,課堂氛圍越來越好。
NO.2“導學式”學習單,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隨著學校“分享式”項目組的成立,貝貝老師的“翻轉課堂”讓我心之向往。大量實踐證明它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最終能實現學習成績的提升。可是,究竟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思考良久突然發現,能擔當此重任的還是學習單。于是,經過與同伴討論,“導學式”學習單應運而生。
“導學式”學習單,關注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從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導學式”學習單讓學生從原有認知起點出發,根據課堂教學目標設計遞進式的活動流程,把知識點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進行探究。如:
在《分數乘法(一)》一課中,學習單的第一個環節是:1個圖形占整張紙條的1/5,3個圖形占整張紙條的幾分之幾?為了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如畫圖或計算),設計了:“我的方法是_____”“我還可以這樣做_____”;
第二個環節是:2個2/7的和是多少?再次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我會用加法計算_____”“我會用乘法計算_____”;
第三個環節是“我會總結”:一是總結自主學習的知識點或方法:二是總結自主學習后還存在的疑問或還想研究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發現“導學式”學習單的強大魅力:
1.設計了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也充分體現了解題方法的多樣性。
2.課堂上,以學習單為載體,學生可以利用小組充分交流,組內消化一部分問題,而共性問題和疑難問題又可以在全班進行交流。
3.以學習單為抓手,不僅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更重要的是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障礙,以此來調整教學。
4.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便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去傾聽,同時也給足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NO.3“基于標準”的學習單,帶著目標前行
“導學式”學習單的“完美”設計,讓課堂越來越熱鬧,孩子的分享也越來越精彩?墒,后來卻生發了我完全沒預料到的問題:我發現學生越來越依賴這份學習單——小組交流時離不開它,分享時也離不開它。為什么會這樣?原來,“導學式”學習單雖然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但每一個環節的學習都是在無形的被動引導之下,顯然對學生的學習“扶”得過重。如何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學習目標呢?通過自主學習,學生究竟又達到了哪個目標?基于此,我們又對學習單再一次進行了改進——“基于標準”的學習單。
我們都知道“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對教材規定的學習結果來確定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組織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過程、評價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活動等一系列設計和實施教學的過程。“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是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為了讓學生努力去證明“學到什么程度”,評估是為了獲得“學到什么程度”的證據,它代表著學生需要知道的東西,是與目標緊密相連的。因此,“基于標準”的學習單的每個環節的問題設計得更自由了。如:
《“分數王國”與“小數王國”》一課中,開始的環節是:比一比,“小數王國”里的0.06與“分數王國”里的1/20哪個大?設計的思路是:方法一_____;方法二_____。不再出現引導學生提示方法的語言,這樣給了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
“基于標準”的學習單還專門設計了“檢測”。“檢測”是依據學習目標精心設計的三個關卡,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之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完成檢測,這樣可以通過完成情況知道自己已經“學到什么程度”,要“學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沒有掌握。課堂上,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在小組提出疑問,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又可以作為小組問題在全班進行交流。
經過不斷嘗試與反思,學習單在不斷變化與改進,也促使課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回答問題時變得更加思路清晰、有理有據、侃侃而談。
一張學習單能為學生自主學習導航,記錄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用好學習單,發揮其最大功效,助力學生順利到達目的地!
(作者楊 艷系湖北省宜都創新實驗學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