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推進“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
本報訊(通訊員羅良建戴金芮)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推進四川省成都市作為“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國家實驗區(簡稱“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5月13日,成都市召開2022年“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工作推進線上會。
會上公布了成都市作為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遴選設立的10個先導區和100所示范校名單,部分專家圍繞實驗區建設進行專題講座與經驗交流。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以“大力推進實驗區建設,催生新型教與學模式”為題,就成都市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進行說明,明確了“基于教與學改革”、通過技術賦能變革教育生態、構建信息化背景下“三個明確、四大機制、五項工程”的“345”成都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工作新范式。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實現教育現代化,應動員有教育情懷的人帶動會用技術的人,不以年齡作為區分教師教育信息素養的唯一因素。”羅清紅表示。
成都市成華區與溫江區作為區域代表,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青白江區實驗小學作為學校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教育信息化變革、新型教與學模式方面的探索與經驗。
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曹秦蓉以“立足研培改整體實施,引領教與學模式變革”為主題,介紹了成華區在推進智慧教學的基礎、主張、研培、改課四個方面作出的探索,分享了成華區借助“區校一體”大平臺推進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著力研究智慧教學、創新教研培訓方式,提升教師智慧教學勝任力和改進課例研修模式的經驗。溫江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雙渡介紹了溫江區在實驗區建設理念下創新構建“落實課標、學為中心”課堂,以教學方案變革為突破、技術賦能為抓手,縱深推進區域課堂變革的相關經驗。
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宋奕云以“科技賦能,智慧提質,努力建設信息化教學實驗的初中樣本”為主題,介紹了該校“以課堂為核”全面建設“云課堂”教與學環境,在作業設計方面“以內容為王”建設作業精準支持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診斷學校,“以評價為鏡”診斷促進教學相長的經驗。成都市青白江區實驗小學校長程輝以“搭建開放數學實驗室,開展云端探究性學習”為主題,介紹了學校基于“網絡畫板”這一動態教學軟件,搭建學校數學開放實驗室的經驗。
“通過經驗分享,我們對實驗區建設方法進行了探索,通過先導區和實驗校的建設工作為實驗區發展雙重賦能。希望在此基礎上,以課堂為重點,成都教育在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的建設過程中不斷樹立教育信息化新標桿,走向教育現代化百花齊放的新時代。”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處處長周榮在總結中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