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漫世界里邊玩邊學
愛看動漫是孩子的天性,因為動漫的表達方式簡單純粹,想象豐富大膽,用獨特而有趣的手法構建出一個個恢宏壯闊、精彩紛呈的世界,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齡特點。教師不能以簡單的“不務正業”為理由壓制或拒絕學生所熱愛的東西,而應該有的放矢、適當引導,幫助學生走進那些承載著熱血、光明、溫暖、真誠、友愛的故事。為此,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竹林寺小學開設了“神奇的動漫”綜合實踐課程,引導學生感受動漫世界的流光溢彩,了解動漫之美。
設計理念
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課程以“說動漫、談動漫”開始:首先,選取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喜聞樂見的經典動漫,通過交流感想、匯總資料,了解學生的喜好特點和審美傾向,適時引導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對動漫藝術社會作用的認知;其次,借助耳目一新的互動游戲“猜猜動漫人物”,進一步深化課程,引導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選取生動有趣的生活細節,通過提煉、夸張、比喻、象征、借喻等手法,讓學生進行藝術加工和二度創作,設計出屬于自己的動漫故事。
看動漫、玩游戲、討論交流、發散思維、啟發聯想等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觀察生活和藝術表達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動畫創作的基本要領,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著力實現音樂、美術、文學、歷史等多學科的相互滲透,讓學生全方位感受動漫的樂趣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底蘊。
課程實施
探索求知聊動漫。動漫伴隨著孩子長大,曾經帶給他們無數快樂,因此實踐活動的第一個環節“瑰麗的動漫——識動漫,談動漫”便以“你能說出這些動畫片的名字嗎”為題導入新課,屏幕依次出示的《鼴鼠的故事》《千與千尋》《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等動漫畫面,徹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放映過程中,教師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概括動漫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通過師生交流深入挖掘這些動漫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以及所要傳遞的價值導向,初步了解動漫在政治、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等方面的宣傳指引作用。如在《鼴鼠的故事》中,小鼴鼠善良勇敢、樂于助人,與小伙伴齊心協力,克服了重重磨難,終于在高墻林立如鐵桶般森嚴的人類世界中獲得一息生存空間;在《千與千尋》故事中,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獨自一人闖入異世界,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女孩漸漸成長為一個勇于擔當的少女,終于在神明的幫助下讓父母變回人類,故事驚心動魄而又寓意無窮;作為師生交流重點的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主人公哪吒不服輸、不認命的精神也感染著學生。
表達角色競高下。實踐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有趣的動漫——猜動漫,議動漫”,教師與學生探討角色,引導學生對所喜歡的動漫人物進行分析,增加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探究動漫與學習生活、學生成長的關系,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同時,教師設計了小游戲“猜猜動漫人物”,在游戲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派一個代表上前,背對大屏幕;屏幕出示一個動漫人物名稱,其他小組成員利用語言、神態、動作模仿表達這個人物,讓小組代表在最快時間內猜出動漫人物到底是誰;小組成員的描述不可以出現人物名字,包括名字中的任何一個單字,違規者不計分。
這些魅力四射的人物構成了精彩的動漫世界,不僅能夠愉悅身心,而且可以寓教于樂,蘊含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升華主題,如鼴鼠面對即將破殼的雞蛋,想到的不是毀壞或玩耍,而是精心呵護,這種對生命的珍愛正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內容。
《千與千尋》中的每個角色也都耐人尋味:渾身散發惡臭的“腐爛神”,洗去一身污垢竟搖身變為河神,堂堂河神之所以滿身泥污,正是人類亂扔垃圾造成的惡果;因為貪吃而變成豬的千尋父母一直在警示,人類如果毫無節制地放縱欲望,那便與豬再無區別;還有那個身高近丈的巨嬰,生活中簡直無處不在,身體明明已經長大,心智卻依然停留在幼童時期,毫無自立能力……由此可見,對于經典動漫,不能只用眼去看,還要用心去思考。
內伸外延繪動漫。實踐活動的第三個環節“厚重的動畫——學動畫,講動畫”,教師讓學生搜集資料、拓展知識,如動畫的起源、動畫的發展、動畫的制作等。學生將課下搜集的資料整理匯總,先在小組內匯報,然后挑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在全班進行匯報,最后將大家認可的知識點摘抄在小卡片上,分類粘貼在教室專門開辟出的動漫專區,以便課下隨時參觀學習。
實踐活動的第四個環節“神奇的動畫——玩動畫,做動畫”是課程重點。學生通過探究“動畫是怎么動起來的”“什么是視覺殘留現象”等問題,了解動畫制作的原理以及其中蘊含的科技理念和美學觀念,積極主動投入到動畫制作的實踐活動中。比如,制作“火柴人”小動畫時,教師結合屏幕出示的動畫人物動作分解圖,幫助學生理解動畫到底是怎樣“動”起來的,引導學生回憶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有趣事情,從生活中選取創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完成“火柴人”動畫創作后,教師通過投影儀展示優秀學生作品,先讓學生對作品進行簡短介紹,教師再進行總結性評價。
課程反思
“神奇的動漫”因為環節緊湊新穎、節奏歡快活潑,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它在帶給學生無限歡樂的同時,還能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動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課程實踐中,學生的發言常常帶來驚喜,他們對于自己喜歡的動漫有獨特的見解和看法。教師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看法,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惡愛憎,幫助他們解析動漫之美。在與美好情感的互動體驗中,教師還可以潛移默化進行美育和德育滲透,讓學生懂得勇敢、拼搏、善良、友愛、真誠、寬容、責任、夢想,學會如何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進而學會愛這個世界。
(作者于香飛系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竹林寺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