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造不妨從實驗開始
陶行知,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不僅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還進行了大量不同學段的教育改革實驗。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以“愛滿天下”的博大胸襟探尋中國教育改造的新路,一生鞠躬盡瘁,流芳百世。
1917年從美國留學回來,陶行知用了10年時間思考、醞釀中國教育如何改造,1927年他辭去大學教授,脫下西裝,穿上布衣,來到曉莊,創辦曉莊試驗鄉村師范學校,他要辦教育救國,為改造舊中國貢獻智慧。從1927年創辦曉莊師范到1946年病逝上海,他的一生堪稱“萬世師表”,也踐行了他的名言“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掩卷而思,陶行知書中所說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這句話始終在耳畔縈繞。陶行知的教育理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論本質上是一種實踐教育學說,是從實驗與行動總結而來的。
“教育的改造不妨從實驗開始”,這是我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也是從先生身上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
南京市曉莊小學是陶行知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學校,迄今已有95年歷史。2018年9月學校異地復建,學校明確了要堅守、踐行和發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他提倡讓學生過康健的、勞動的、科學的、藝術的和社會改造的生活。
遵循先生的教誨,結合校情,我校研發了“五力”校本課程,給學生提供營養豐富的課程套餐,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培養他們的興趣與特長,從學習知識走向素養培育,為學生的成長助力,為學生的生命賦能。
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提出:“近世所倡的自動主義有三部分:智育注重自學,體育注重自強,德育注重自治。”而后,他進一步提出了自動力,他認為,自動是指大眾自己干,小孩自己干,“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貫徹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
“自動力”的培養,目前也是曉莊小學實驗項目之一。每班給每個學生設立一個管理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的小先生。另外我校還在探索“自動課堂”。以國家課程為主要內容,實踐教學做合一,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打造學習小先生。課堂上的小先生,一是指知識學習的主動者和建構者,通過自主學習,感知內容,存疑問題,做到即行即知;二是指做同學的小導師,把自己會的內容講給同學聽,做到即知即傳。
陶行知還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眼、腦、手、嘴、空間和時間。這樣的觀點與當下的“雙減”政策不謀而合。
曉莊小學響應“雙減”政策,牢記先生的教導,以“長程作業”為抓手,拓展教育時空,讓學習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書本走向自然、社會,打破壁壘,讓學生過一種探索與創造的生活。
漫讀《中國教育改造》,不禁被先生“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精神所感動,更為其身體力行、實踐探索的教育行動所折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巨大的指導意義,今后也必將熠熠生輝,影響中國教育人。
(作者金立義 徐同濤均系江蘇省南京市曉莊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