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種田”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5-30  閱讀:次   |
42.9K

  前段時間,我到苓芝小學支教。第一次入校,就被校園四周井然有序的班級責任田給“戳眼”了。爬滿藤蔓的綠色柵欄圍起一片片蔬菜園、瓜果園、花卉園……蔬菜園里,一位園丁正在摘黃瓜。

  一小時后的新學期會議上,這位園丁坐到了主席臺上——原來,他就是這里的“當家人”于校長。

  隨后布置工作,于校長將每位教師的工作區比作一方責任田,對我們手中的任務也分別以“耕田”“撒種”“培養”“收獲”等為喻。

  開學第一天的作業展示,讓我再次發現了這里的田園美。孩子的手工制作、繪本故事等均源自田間的葉瓣、秸稈……

  “開學第三天我們就要進農場了,因為‘不誤農時’是農業勞動的第一要義……其實,干每一件事都是這樣的,抓住時機才能獲得最大收獲。”于校長不僅為下田學生傳授“田園經驗”,還為下田老師傳授“備課素材”。畢竟這里的大多數教師是新世紀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他們的成長故事里,“田園勞動”一頁幾乎是空白,“下田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于校長是農田里長大的“莊稼漢”,但考慮到現代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他還是聘請了附近鄉村的“專業園丁”為大家提供專業技能指導,自己既做學徒也當師傅,擠時間帶領大家下田實踐。正如他所說的,“學會田園勞動,才能真正把我們的課本知識用活,才能真正把勞動過程融入我們的知識課堂”。

  此前各小組的備課研討中,于校長就建議大家不要錯過田園實踐的好時機。“一切知識都源于勞動,用于勞動。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滲透各科元素,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各學科相關知識,手腦結合,知行合一。”也許是因為之前工作的城區學校缺少這份珍貴的資源吧,我感覺支教學校為我提供了“特產教材”,而于校長在各節骨眼的點撥引導,又讓我慢慢走進了這套教材,時時處處體驗著鄉土資源的教學價值。

  刨花生、收玉米、摘扁豆……每一項活計中,我們都在模仿于校長的樣子,手把手教每個孩子找準用力的大小與角度,向他們講授植物生長的科學知識,把《落花生》等課文帶入田園課堂,引導孩子們統計莊稼產量、田園收成,從勞動中體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

  日常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中,我們會把身邊的孩子視為田園里自然生長的株苗——雖然參差不齊,但都在吸收土壤營養開花結果,也會把自己的每一句深情教導都看作滲向株苗的有機肥……

  于校長說,“勞動實踐是融智商、情商、財商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大課’”。他帶領我們構建的農場大課程,充分發揮勞動實踐的“萬能性”,讓每一位學生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小田”,也讓每一位老師從中探尋到充滿鄉土味的“活教材”,讓大家在體會勞動艱辛的同時收獲勞動的成果,也從中找到了教育的方法和價值。

  (作者李 娟系山東省高密市第二實驗小學苓芝校區)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