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教師暑期教研高峰論壇舉行
本報訊(記者康麗)“雙減”背景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義務教育新課標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與改革要求相適應,由中國教師報和天星教育聯合主辦、《教材幫》編輯部承辦的“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教師暑期教研高峰論壇”8月8日—8月11日以線上方式舉行。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崔允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后慶,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研制修訂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鄭國民,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史寧中,教育部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總主編黃恕伯,教育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薔等39位知名教育專家、教研員及名師圍繞“新課標、新評價、新教法”這一主題,開展跨小初高全學段、全學科的公益直播。
8月8日,“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教師暑期教研高峰論壇”開幕式在線舉行。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呂同舟在致辭中表示,“專家的講座既有對課程標準的總體解讀,也有對各學科內容的具體闡釋,相信這些專家、教師的講課解讀,必將為教師更好理解新課標帶來新的感悟”。天星教育集團副總裁王啟全也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幫助廣大一線教師更全面理解國家教改精神,更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理念,更好地實施教學和評價活動。
在主論壇上,崔允漷教授和尹后慶教授圍繞“新課標、新評價、新教法”這一主題帶來了兩場高站位、寬視野、強縱深的專題講座。接下來,多位專家圍繞小學、初中、高中領域進行分論壇直播。其中,小學、初中分論壇以“素養導向下新課標高效落地與實施”為主題,高中分論壇以“基于‘三新’(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學設計與考情探究”為主題。
“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研讀教材,還要把理論與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更加考驗教師對課標、課本和知識的駕馭能力。”河南省鄭州市經開區第六中學教師馬明在線參加論壇后由衷地說。
這也是許多一線教師在參加論壇后的共同感受,本次論壇是第七屆江蘇省鄉村初中英語骨干教師培育站的第一次研修活動,培育站成員、江蘇省常州市西林實驗中學教師陸李曼表示,新課標提出了新要求,教師也需要在思想、方法、行動上作出改變。“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提升他們的學習力,是每一個教師要在實踐中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本次論壇持續4天,共舉辦直播39場,直播間觀看量超過320萬人次,覆蓋全國1000余所學校,惠及教師人群100萬人以上。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