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大連理工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學部制”科創教育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3-29  閱讀:次   |
42.9K

  大連理工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始建于1957年,隸屬大連理工大學。學校重視落實科技創新教育,秉承“為了可愛的中國,讓每個生命翩翩起舞”的辦學宗旨和“理性教育、詩意發展、中外融通、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致力辦一所“星光璀璨的卓越高中”。

  漫步校園,走廊里的學習空間移步換景,“精神花園”式的學習場所處處可見,令希廳、院士長廊、“天驕之階”、伯川閱讀空間、理工大講堂……校園建筑充滿文化氣息,彌漫著“大學氣質”的科技氛圍,發揮著潤物無聲的化育人心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充分發揮作為大學附屬高中的辦學優勢,構建實施了“學部制”科創教育培養模式:以學術性課題研究體驗為主要方向,學生自主選擇學部學院和研究方向,在教授導師的引領下選擇科創課題并開展學術性課題研究,在真實科創過程中掌握科創知識、培養科創技能、涵育科創志趣。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聚焦科創視野

  創新組織機制

  基于“創意、創新、創業”融合的教育理念,探索“創意激發、科創實踐、創業孵化”的全鏈條科技創新教育新模式,全面激發學生科創興趣,強化學生科創能力。模擬大學“學部制”管理模式,創建六大學部,引導學生從“興趣+”到“課程+”再到“課題+”,層層遞進,讓學生跟著校內導師“學課程”、跟著校外教授“搞學術”,把學生的“科創興趣”培養成“科創志趣”,提高學生學術能力,錘煉學生學術精神。

  培育學術素養

  建構課程體系

  依托科創學部,對原有的“五+1+4”課程體系進行重構,構建科技教育特色課程體系。以科創特色必修課程為引領,引導學生樹立科技為國的觀念,注重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同時架構四大素養融合的校本特色課程群,包括注重人文素養提升的文學類課程群、注重科學理論層面引領的理學類課程群、注重科創實踐的工學類課程群和注重審美浸潤的藝術類課程群,力求與大學課程體系“無縫接軌”。

  提升學術能力

  加強實踐教學

  在科創教育實施中,努力豐富實踐教學資源,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施行以課題研究為主的培養模式,采用學術研究、科創競賽、人才培優三個梯度開展實踐教學。為全體學生提供“高中+大學”雙導師,指導學生開展科研立項及課題研究。每名學生圍繞一門學科或跨學科內容提出一個問題或主題,根據學術研究的基本規范,經歷并體驗完整的研究過程,完成學術課題。這一模式激發了學生持續學習與探究的內驅力,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實現優勢學習與發展。

  對標“強基計劃”

  探索“高高對接”

  對標“強基計劃”,以科創學部為平臺,針對資優學生的特點、優勢和需要,探索“高中+大學”的零距離培養,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前進入某一領域的專業課程學習提供可能。組織資優學生深入大學完成為期5天的大學先修課程內容,接受專家學者的直接指導、聆聽講座報告、參觀科技展示、進行科學實驗、研究小組課題、體驗科學調研,并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

  融入學術內涵

  建設科創文化

  辦好每年一屆的“科技節”,從必修課程教授講座的“喚醒創意”、科創學部課程的“植入創新”、校內外多形式競賽的“科創生發”到舉辦“科技展”成果驗收,全方位展示師生應對學術挑戰的智慧與勇氣,打造追求學術精進的濃郁氛圍。依托學校微信公眾號,開設“學術專遞”專欄,鼓勵師生分享學術思考與探究成果,活躍學術思想,拓展學術視野,使合作探究與切磋交流成為校園常態。

  聘請專家教授

  聯動內外資源

  與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實驗學院和大連海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簽訂創新人才培養合作協議,聯合創建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成為遼寧省首家“高中與大學銜接培養創新人才實驗基地”,每年組織學生走進“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大連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學術課題研究體驗,模擬實踐科技創新全過程。

  在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學;诒拘5霓k學歷史與獨特的辦學理念,積極推動學生強化科研體驗、樹立科學志向、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科創素養、學科特長、創新潛質,能擔國之大任的優秀青年。

  (劉秀秀 宋美萱 趙東元)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