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安康學院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4-27  閱讀:次   |
42.9K

  “一平臺、四結合” 培養高素質小學教師 ——安康學院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探索

  扎實開展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對培養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專業化小學教師意義重大。2010年開辦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來,安康學院教育學院本著“嚴謹、務實、求真、創新”的理念,不斷開拓進取,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實踐與探索“一平臺、四結合”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為培養合格的小學教師不懈努力,成績斐然。

  搭建實踐教育平臺

  拓展課程思政渠道

  學院秉承中師注重師范教育課程的實踐性這一優秀傳統,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開設了四年全程遞進的實踐課程環節,建設多個實習見習基地,扎實構建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結合的良好生態,有效落實“校地合作,全程實踐”的教育教學理念。

  學院建有國內一流的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中心和微格教學、心理測評等46個專業學習、實訓、實踐訓練室。建成安康市果園小學等26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聯合開展“教育學院+師范生教學實踐基地”師范生教學技能提升教學觀摩活動,帶領學生深入小學,赴紅旗小學等多所小學進行教學觀摩,將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對小學課堂的感性認知,引導學生靈活地將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運用于實際教育工作中,堅定職業信念,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深化與小學的合作共建,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共同申報科研課題,打造標志性成果。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三全育人”、立德樹人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績。

  專業建設與課程思政結合

  增強課程思政的有效性

  學院以課堂為渠道、以活動為載體,在深化思政教育的同時著力加強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改革,讓專業教師與思政教師同向同行、協同發力,共同推動深化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實踐,增強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為深入貫徹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院注重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課程思政意識,提高課程思政水平,扎實開展學前教育相關課程思政,明確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先導性作用,號召學生做好“引路人”。優秀的小學教師能夠找準課程思政的切入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做到思政目標具體化。學院扎實開展“黨建+一流專業建設”活動,舉行兒童文學課程考核活動,抓住與地方小學合作這一服務基礎教育的重要切入點,積極打造“名師專家公開課、名師專家示范課、名師專家點評課、名師專家輔導課”一體的教學模式,讓地方基礎教育教學專家、名師、教學能手參與教學環節,提升教育實效。

  分層教育與分類教育結合

  增強課程思政的針對性

  學院嚴格遵循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分年級、分層次、分類別開展不同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將價值引領滲透每一名學生,因材施教、因群施教,關注個體差異,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廉政教育課是育人育魂工作的主陣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舉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廉政教育專題課,引導學生強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引領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涵育師德師風。積極參與“同上一堂奧運思政大課”活動,組織學生觀看線上直播,弘揚奧運精神,爭做“強國有我”的排頭兵。組織別開生面的草坪音樂會、經典詩文朗誦比賽、“三筆字”比賽等一系列文娛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吸引學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領略音樂、舞蹈、繪畫等各類文化的魅力,強化學生的知識素養和藝術欣賞能力,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對接第二課堂,實現引導學生發現美、追求美的育人目標。進一步豐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組織開展“一起成長故事演講會”“心理漫畫大賽”等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增強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引導學生以理性平和的態度面對生活,實現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結合

  拓展課程思政的覆蓋面

  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成為新常態,是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源泉。學院因勢而新,以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特點,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激發“線上+線下”教育合力,增強了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課程思政實踐的時代感。

  學院開設線上課程思政示范觀摩課,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探索的積極性,幫助青年教師撰寫優秀課程思政案例、研討課程思政教研課題,使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緊密聯系、互為支撐、深度融合。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探索突破時空局限、高效便捷、形式多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師教研模式,成功獲批“陜西省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項目”,形成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活力,厚植教師教學成長沃土。積極開展線上主題黨日活動,在使用多元化的工具與手段踐行教師的責任擔當的同時,充分運用小學教育專業核心課中的思政元素,既傳播知識,又強化思想引領,使課程思政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為抓手,開展線上線下“雙師”聯合教研活動,10余名小學語文教師分7個專題進行教學示范課展示和專題講座,修訂了教學大綱、更新了教學內容、錄制了教學示范課,以適應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校園文化建設與地區文化建設結合

  增強課程思政的戰斗力

  優秀的校園文化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作用。學院始終堅持“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充分結合學院特色與專業特點,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因事而化,助力地方文化品牌建設,增強課程思政的戰斗力。

  學院深入鄉鎮開展“文化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瞄準地方需求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攜手地方共創文明生活新氣象,引導師生與時代同頻共振,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助力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參加安康市舞蹈家協會組織的文藝“六進”志愿服務公益演出,助力地方文化發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快速成長。

  (陳珂)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