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第二附屬學校 閱讀沁心田 書香滿校園
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樹立“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文明風尚,營造濃厚的全員讀書、終身學習的氛圍,近一年來,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第二附屬學校聚焦學生核心素養,通過校本課程開發、閱讀課程探索、主題閱讀活動等,以培育“書香少年”“書香教師”“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為主要載體,合力構建書香校園,提升師生和家長的人文素養,助力學子成長成才。
勾勒閱讀藍圖
在浩瀚的書海中,幫助師生找到合適的書,并繪就清晰的閱讀藍圖,是創建書香校園的基礎。
學校為每個班級都采購了必讀書目,校園藏書數量可觀。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藏書質量、豐富藏書種類,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興趣及閱讀層次,進行精準調研,將圖書品類定位為童話故事、古今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科普地理等,現今每班至少藏書300冊。
為了實現師生處處可讀、時時可讀,學校的走廊、連廊、班級、實驗室、學科教室、體育館、休閑屋、會議室、辦公室、自習室、演藝廳都安放書架,存放相應的圖書,配備椅子、筆記本,有些場所還配有電子顯示屏,便于師生隨時上網檢索和閱讀。學校致力為教師建立更多的休閑空間,配備各種書籍、報刊、電腦、白板、咖啡、茶點、水果,定期舉辦研討、交流、辯論、分享、論壇等讀書交流活動,滿足教師讀書、交流、“充電”、健身、反思等各方面的需要。
研發閱讀課程
引導學生讀好書、會讀書,是實現有效閱讀的第一步。
學校堅持開發建構校本閱讀課程,同步開發《學生應誦讀的優秀詩詞指導目錄》《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教材》《近現代中外名家名著導讀手冊》等優秀校本教材,圍繞校本教材定向設置課程計劃: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要誦讀總計405首詩詞;要完成誦讀中華經典美文任務,如《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增廣賢文》等;還要按課標規定閱讀近現代中外名家名篇,吸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閱讀啟迪心智。在開設閱讀課程的基礎上,學校還指導學生觀看《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開講啦》《朗讀者》《新聞聯播》《新聞30分》等優秀電視節目,明確學生必看《神筆馬良》《大鬧天宮》《寶蓮燈》等40余部經典影片。
感受專屬時光
閱讀需要時間保障。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才能培養出好的閱讀習慣。
學校堅持開展序列化校本閱讀。晨讀環節,學生讀統編教材、讀校本誦讀教材、讀文學原著,要站直、端平書、放聲讀,要做到旁若無人、熟讀成誦。午讀環節,學生要默讀上午學習過的學科教材,要圈劃、要做筆記、要反思上午課堂學習中的得失,并整理在糾錯本上。晚讀環節,初中晚修課的最后一節是晚讀時間,學生根據《名著導讀手冊》自選書目,并在《成長的足跡》手冊上做簡要筆記。小學的晚讀要求在家長指導下進行,按照《名著導讀手冊》列出的書目每晚閱讀30分鐘。
交流、讀寫、實踐可以有效提升閱讀質量。學生每天摘抄一條國內和一條國際新聞在《成長的足跡》手冊或摘記本上。語文學科組織課內閱讀,引導學生用學到的閱讀方法讀自讀課文、讀文學名著、讀報刊。跟進雙休日閱讀,要求學生在周一的班會上介紹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每兩周要設計一張手抄報,在班級內展覽。各年級每個月要舉辦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會,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年級詩詞大會。學校每個月出版一期校刊《夢尋少年》,引導學生把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
鞏固閱讀成果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鞏固閱讀效果,良好的閱讀獎勵機制至關重要。
為激勵學生在讀書上下功夫,學校設立了一系列的獎勵機制,評比“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定制獎品和充滿儀式感的頒獎典禮大大激發了師生、家長的讀書興趣,把閱讀活動推向每個家庭,引導家長參與書香校園文化活動,帶頭讀書,引導孩子讀書,建設書香家庭。
除此之外,學校還推出了許多別出心裁的閱讀活動,如低年級開展“字從遇見你”識字大王挑戰活動,通過活動,學生在三年級結束就能達到3000左右的識字量,有效消除了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障礙。
一隅書香,浸潤心田。自書香校園建設項目啟動以來,學校堅持合力推進書香校園創建,以扎實穩健的腳步,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書香”之路。
(田俊友 魏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