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歷城職專 研發農業機械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訊 “這機器方便快捷,真是雪中送炭啊!”近日,濟南市濟陽區新市鎮路家村黨支部書記孟先江指著歷城區職業中專向紅花種植戶贈送的3臺紅花采摘機感慨道。
原來,紅花種植是路家村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長久以來,手工采摘費時費力、效率低,且不利于紅花生長,致使經濟效益不高。去年,歷城職專相關人員在調查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便向學校領導進行了匯報。學校決定依托專業實訓資源和師資力量組建攻關團隊,為種植戶研發紅花采摘機,幫助種植戶解決生產難題。攻關團隊由機電系實訓室負責人張慶紅負責,專業教師劉相偉進行設計,校企合作單位山東小風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協助并提供技術和研發設備。接到任務后,攻關團隊相關人員多次到路家村的紅花種植基地實地考察,根據紅花生長情況和生產需求設計出了第一臺紅花采摘機樣機,在種植基地進行試采摘,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反復實驗和修正,“剪切式便攜式紅花采摘機”在功能上完全達到了設計和生產實際要求,已進入定型和批量生產階段,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報過程中。今年紅花收獲期,歷城職專相關人員將3臺機器送到種植戶手中。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人工采摘,每人每天可采摘紅花10公斤左右;而使用采摘機,每人每天可采摘35—40公斤,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增加了經濟效益。”村民王玉潔高興地說。
與此同時,該校攻關團隊還了解到,濟南市南山區相關村居有花椒種植的歷史,面積大、產量高,而采摘難題也一直沒能解決。為此,他們又開始了花椒采摘機的研制工作。“依托專業、師資助力鄉村振興,是職業學校的職責所在,我們將不遺余力地開展研制工作。”該校校長趙波說。(焦方英)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