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交通強國夢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培育新時代鐵路人才紀實
“在柳鐵上學的時候,老師常教導我們要學理論、懂原理、會操作、愛鉆研,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畢業于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柳鐵職院”)的楊瑤,現就職于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工務機械段。2021年,她通過鐵路機車車輛駕駛人員資格考試,成為了廣西有史以來第一個大機女司機。像楊瑤一樣服務于鐵路各個領域的柳鐵職院畢業生還有很多,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理論扎實、專業技術強。
一直以來,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柳鐵職院”)基于育訓并舉,構建了“三階段·聯盟型·標準化”高鐵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15個精品培訓項目,面向企業職工和社會人員,年均組織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2000人次,年均培訓到款額約達2200萬,成為西南地區職業教育培訓的新標桿。
“組合”式教學讓專業課程講出“思政味”
柳鐵職院推進“思政課程創優行動計劃”,打造“思政金課”,聯動課內與課外、混合線上與線下,綜合運用互動式教學、研究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打造具有特色的網絡思政精品課程。
其中,以思政課程“12345”教學改革為抓手,成立1個“思政名師工作室”;實施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雙向融合”教學改革,抓好師生互動、教學科研互動、團隊互動“三個互動”;推行專題化、實踐化、網絡化、特色化“四化一體”教學方法改革;深化思政課程“講、讀、論、行、寫”五位一體特色教學法。
打造“課程思政示范課”,成立以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優質資源,設立課程思政課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匯編優秀案例等。引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工匠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元素,推進“組合”式教學,讓專業課程講出“思政味”,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和世界胸懷。《列車運行自動控制系統維護》榮獲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其教學團隊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
柳鐵職院黨委書記周群介紹,學院致力于將課程融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時代鐵路精神,充分挖掘鐵路安全生產、鐵路文化、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采用“拓展知識點睛思政元素、提升能力滲透思政元素、啟發素養嵌入思政元素”方式,做到“時間上全面貫穿、空間上全面拓展、內容上全面整合、理念上全面滲透、課程上全面融合”,實現思政教育的可持續提升。
“學訓賽”結合培養“能工巧匠”
一直以來,學校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將專業學習、技能訓練、技能大賽、技能節、考核評價五個方面貫通,形成“學、訓、賽、節、評”特色實踐教學體系。把學生在校期間的課外技能活動納入實踐教學范圍,通過集中的教學時間、真實的設施場景強化訓練,不斷鞏固職業技能。
通過參加、承辦職業技能競賽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拼搏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結合“技能節”等活動,激發師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活力,并將工匠精神、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創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濃厚氛圍,培養真正的“能工巧匠”。
學校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三等獎57項,獲得教育部頒授的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
同時,學校還實施“361”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和評價體系,從學校課堂、社會課堂、信用課堂等三大育人陣地,思想政治、專業素養、社會實踐、文化藝術、創新創業等六個維度,充分利用學生在校3年的時間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近年來,涌現出2019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王嘉維、全國巾幗文明標兵韋周汶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在國家軌道交通事業的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
打造“火車頭”服務實踐品牌
每年寒暑假和重要節假日,身著紅色小馬甲的志愿者都會出現在南寧局集團公司的各個站段,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柳鐵職院的學生。
學校通過打造“火車頭”服務實踐品牌,以“服務鐵路運輸,發揮專業特長”為主線,與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春、暑運服務聯盟,建立了固定化、可持續的實踐平臺,已連續開展鐵路志愿服務活動10余年,有萬余名學生參加,學校多次獲得“全國鐵道團委暖冬行動優秀組織獎”。
近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和服務東盟沿線國家的軌道交通人才培養,依托中國-東盟軌道交通職業教育聯盟(集團),以“職教+技術+文化”和“師資培訓+技能培訓+課程建設”等形式將學校的專業標準、實訓室建設標準和人才培養標準向東盟國家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進行輸出。
柳鐵職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辦學,與泰國大城商業技術學院等4所學校共建海外分院“柳鐵天佑學院(泰國)”,接收學歷教育留學生118人,構建了“三階段·聯盟制·標準化”創新型高鐵人才培養模式,入圍了第二批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特色項目;學校連續兩年榮獲“中泰職業教育貢獻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全玉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