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課堂大 師生共研收獲多——貴州輕工職院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貴州輕工職院黨委書記樊鐵鋼告訴記者,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學院不斷拓展課堂,實現了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
以“實”的措施確保學習教育活動落地見效
組織開展“帶崗就業直播100天”線上直播招聘活動,達成學生有效工作簽約700余人;“智慧警務室”建設讓師生足不出校解決線上辦理戶口和身份證、出入境手續等辦事煩惱;針對學籍管理、畢業流程辦理繁瑣等問題,學院通過優化流程、延時服務、線上辦理等讓數據多跑腿,學生少跑腿;“青教公寓”拎包入住解決教師后顧之憂……
學院黨委將辦實事與“黨員志愿服務”有機融合,聚焦師生急難愁盼的12個方面擬定10個課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學院黨委還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按照統一領導、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調度等“四統一”對專題學習、專題宣講、專題培訓、專題黨課、我為群眾辦實事、警示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等8個方面的內容統一部署,采用專門保障、專家輔導、專項督導等三“專”模式助力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黨委還創新性地提出堅持領導帶學、理論講學、紅色研學、實踐檢學、責任督學等“五學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按計劃推進、按標準落實。
截至目前,學院“三級書記”宣講團、思政工作隊伍宣講團、優秀學生宣講團、脫貧攻堅駐村書記宣講團開展黨史宣講160余場,宣講直接受眾超過20000人次,超10萬人次參加線上黨史學習教育。
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形式 師生共同研學收獲多
以貴州大地厚重的紅色文化背景為資源竭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大”課堂,學院組織開展“百年·風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色主題系列活動;以“行走的黨課”形式,學院帶領學生走進猴場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等貴州紅色教育基地;學院聯合民盟貴州省委、貴州省美術協會等部門共同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暨中國民主同盟成立八十周年貴州省美術作品展”活動……
貴州輕工職院黨委副書記馮其毅對記者說,一所學校辦學能力強不強,教師的立德樹人本領非常的關鍵。
學院機電工程系深入結合百年來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歷史成就,在傳授專業知識、培養技術技能的同時,將培育“紅船精神”“長征精神”“航天精神”列入專業課;藝術設計系教師李英在《影視動畫制作》課堂上將《紅軍長征的故事》系列動畫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在刻苦的技能訓練中學習和踐行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偉大長征精神……
把黨史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 探索高質量辦學路徑
堅持以史鑄魂,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學院黨委從教師、課堂、課程三方面推動黨史學習融入課程思政體系。各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史教育進“課程思政”說課比賽、黨史融入程思政示范課程觀摩課等,以賽促教、以訓促學;思政教學部創新教學模式打造初心課堂,通過“5分鐘黨史分享會”、思政課實踐教學周“情景課堂”等,組織班級同學組隊以朗誦、演講、合唱、表演等形式講述黨史中的經典故事,累計評選優秀作品700余個。
學院創新打造“百年黨史故事長廊”和“紅色書吧”,開設學院黨史學習教育官網,在學院微信公眾號、廣播站等開辟黨史學習教育專欄,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線上線下全程不斷線。舉辦“喜迎建黨百年”鑄魂育人思政文化活動周、“傳承紅色·魅力青春”主題文化活動月等,將黨史學習課堂搬到校園廣場、宿舍黨團活動室、專業實訓室等,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學院還利用所在地貴安新區大學城管委會搭建起的“政校行企”產教學研用平臺,主動對接貴州省委、省政府主打的酒、煙、茶、藥和食品‘五張名片’,與近10家省級行業協會、300多家省內外企業合作,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辦學路徑。目前,學院的大數據專業、釀酒專業在全省乃至全國聲名鵲起,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都保持在95%以上。
貴州輕工職院院長武斌儒表示,學院通過堅持上好黨史這堂必修課,將黨史學習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涵養家國情懷,培養技能本領,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動學院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更多切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經驗。(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景應忠)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