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特別報道 從心出發 培根鑄魂 ——太原師范學院課程思政探索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1-12-27  閱讀:次   |
42.9K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冬日金陽灑進太原師范學院舞蹈排練廳,伴隨著《過零丁洋》古韻悠長的樂音,學子們翩然起舞。“云間轉腰”“青龍探爪”“穿手”“云手”……每一個身形、神態,每一處勁力、韻律,契合古詩的格律,將國舞“圓、游、變、幻”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是太原師范學院舞蹈系日常的中國古典舞課上的一幕。“學校全面推行課程思政建設之后,舞蹈系將思政與學科教學相融合,讓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加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太原師范學院舞蹈系教師索越介紹說。

  寓情感于課程,寓思政于教法,讓思政擺脫傳統的漫灌宣講模式,將思政的精神內核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從口頭思政變成體悟思政,帶給學生前所未有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面價值導向,這就是太原師范學院“課程思政”體系建立4年來給學校帶來的喜人變化。

  建構思政育人體系,課程思政才有根基

  思政歷來是高校育人的重點。然而,長期以來高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薄弱、課程思政的育人環境得不到優化。思政教育逐漸缺失,重點成為難點。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此后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高校思政教育上升到全新的高度。

  從政策精神、理論基礎到落地生根成為實際行動,需要有志者開拓跋涉。太原師范學院正是眾多開拓者和跋涉者中的一員。

  2017年,太原師范學院集中部署,通過強化領導職責、建立制度體系、加大思政投入、協同團學工作、建設思政團隊、實施課程教學、搭建實踐平臺等具體舉措,全方位進行協調、優化與配置,構建起學校課程思政育人的生態系統。

  行動之初,學校就定下了“全課程推進,全過程滲透,全方位投入”的指導思想,堅持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結合、課程建設與深化改革相結合、重點推進與鼓勵創新相結合的思路,通過深挖課程思政元素,讓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

  為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將主要精力放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上,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與發揮作為首要因素和重要監測指標,并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落到實處。

  從《大學語文》《中外文化交流史》到《數學分析》《財政學》,從《青少年心理發展與健康》《游泳》課程,再到《水彩畫》《楷書》課程,每一門學科都經由思政課程體系的浸潤,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導向更加明確,評價更加多元,真正做到了全過程滲透。

  同時,為了保障課程思政實踐的效果,太原師范學院還設立專項經費150萬元,培育10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專項,打造10個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建設100門課程思政金課。這對于一個經費常年緊張的中西部師范高校來說,可謂不遺余力。

  適配教育教學體系,課程思政才有遵循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怎樣培養人”是高校課程思政的方法論,解決的是思政教育如何落地生根的問題。

  “高校的人才培養離不開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課程思政作為戰略性育人理念、特殊的育人價值和育人目標,離不開獨特的教學體系。”太原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趙怡告訴記者,學校構建了課程思政育人的教學新體系,解決了課程思政教學的制度與體系保障問題,“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中的每個子系統在合縱連橫的協同過程中,發揮著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在這樣的總體思路指導下,太原師范學院依托自身在課程建設方面的優勢,開展了一系列適配于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方面的創新嘗試。

  學校通過組織主干課程負責人及其團隊410名教師參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專項培訓,同時采取開設校內專題指導講座、搭建教學展示與交流平臺、課程改革專家輔導、請進來經驗交流、個別化精準指導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專項建設,在4年時間內形成了30多個專業的主干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并活躍在各專業課的教學第一線,實施專業課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育人。如《資本論》教學團隊、“實分析”課程群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這些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示范團隊已成為課程思政育人的主導力量。

  同時,學校組織全校課程思政說課大賽、教學設計和教學賽講活動,舉辦“課程思政教學競賽暨公開示范課”活動等,以豐富多樣的形式搭建平臺,實現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引領性展示。太原師范學院副院長薛晉文表示:“只有打造一支思想水平過硬、業務能力拔群的教師隊伍,能將思政與課業熔于一爐,才能真正將思政教育所表述的核心價值傳給學生,使之內化成為自身精神內核,終至信仰。”

  學校還通過發布課程思政專項研究課題指南,從宏觀上進行積極引導,分類專項研究,推進研究成果運用于專業課教學。目前全校已有38項“課程思政”育人專項研究課題獲得立項研究資助,項目涉及17個系部的30多個專業。

  另外,學校組織精干人馬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強化課程思政理念的引領作用,使得課程思政進方案、進大綱、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進評價。同時集中建設了一批集文理藝各學科的精品課程,出版了一批專業課課程思政優秀教學設計成果。

  在一系列舉措的推進下,太原師范學院的課程思政呈現出百花齊放、滿園皆春的氣象——外語系教師張雪莉在教學中設定若干主題,如“創新與改革”“生命的意義”,還有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仁”在外語語境下的不同呈現等,充分利用外語作為語言文化載體的特征,將正確的世界觀滲透于教學之中。

  從教17年的管理系教師李娜將所教授的《財務管理》課程與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相結合,通過目標管理等概念,將人生目標管理等內容傳遞給學生,引導他們做好人生規劃。經濟系教師張靜從《信用評級概論》出發,引導學生探討何為信用、何為誠信,如何堅定誠信理念等內容。物理學系教師王金榮將課程與時政緊密聯系,從科技成就入手,引導學生探究這些成就背后的知識基礎及價值與深遠影響,從而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也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標和意義。數學系教師溫瑞萍、王海軍、解加全等設計的《數學分析》課程,從我國古代的劉徽割圓術作為切入點,通過特殊重要級數的概念,引領學生體會“養小德才能成大德”的真諦……

  通過課程思政理念下針對教師、教材、教法大刀闊斧的改革和一系列創新性做法,太原師范學院轉變了教師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弱化了教材內容的學科本位主義,使得課程思政價值教育內容資源缺失的問題得以緩解,給專業課教材內容增添了活力,鋪就了鮮明的主流價值底色。

  與學生靈魂共鳴,課程思政才有效果

  “思政育人如何觸及學生的心靈,是一門藝術,也是我們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太原師范學院黨委書記張惠元表示,課程思政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在學生身上。耳提面命的傳統教育模式顯然已經不適用于新的時代了。思政教育更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這樣才能讓思政育人所傳達的價值觀真正落地。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太原師范學院做了許多嘗試——

  “在疫情面前,我們萬眾一心,守望相助,這就是我們的大中國,好大的一個家。正如所學的函數極限的海涅定理告訴我們的:萬眾一心向黨,戰疫必勝!”2020年3月16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大背景下,太原師范學院舉行“我給學生寫封信”活動,數學系教授溫瑞萍在給學習《實變函數》的學生寫的信中,運用函數極限的海涅定理與圖表,向學生生動闡釋了“什么是中國精神,什么是中國脊梁,到底該有怎樣的信仰”。

  此次活動共收集教師信件200封,教師以個體視角和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字傳遞了師生間教學相長的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讓學生受到了一次生動且全面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4年來,太原師范學院主辦了課程思政育人與專業有機結合的各類報告共計52場。同時發揮優勢學科力量,利用藝術類專業獨特的育人作用,對學生進行常態化價值觀引導與塑造,先后舉辦了諸如“不忘初心,藝繪夢想”大學生手繪大賽等文藝活動,推出了一批如舞蹈《血染芳華》《少年英雄王二小》等傳播紅色文化的精品節目,使大學生的情感在多樣豐富的藝術活動中得以豐潤與升華,遍及30多個專業的2萬多名學生從中受益。

  不僅如此,學院師生還將研究成果送進了山西省許多中小學的課堂。在呂梁市興縣120師學校,索越帶領實習生根據課本中的古詩詞編排古典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他們還在太原市青少年宮義務組織古典舞蹈興趣班,帶領更多教師編排適合課外興趣班的內容,從而影響更多人。

  “太原師范學院自立校之日起,就始終秉持‘崇德’之訓。如何在新時代建設既讓學生真心喜愛,更使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思政,不斷接續推進課程思政,力爭在地方高等師范院校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實踐中蹚出一條新路,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太原師范學院院長梁衛國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