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意見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2-19  閱讀:次   |
42.9K

  本報訊(記者康麗)日前,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據介紹,首輪“雙一流”建設2016年啟動至2020年結束。經過努力,到2020年底,建設和引進了一批一流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拔尖創新型人才,高水平科學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若干所高校逐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材料科學與工程等一批學科逐步進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學等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高質量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體系正在形成,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雙一流”建設要更加突出重點,聚焦難點,注重內涵建設、特色建設和高質量建設。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任務的重點是什么?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第二輪建設將著力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體制機制,強化建設高校主體責任和責任落實,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注重權責匹配、放管相濟,積極營造專心育人、潛心治學的體制機制環境;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牢固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完善強化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機制,發揮“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培養急需高層次人才、基礎研究人才中的主力軍作用,培養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復合型工科人才,積極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三是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大力度優化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布局,率先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夯實基礎學科建設,加強應用學科與行業產業、區域發展的對接聯動,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四是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堅持引育并舉匯聚優秀人才,完善創新團隊建設機制,穩定支持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養;五是深化科教融合,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聯合科研,加強重大科研平臺協同對接,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六是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探索與世界高水平大學雙向交流的留學支持新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國際競爭力,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承擔涉及人類生存發展共性問題的教育發展和科研攻關任務;七是優化管理評價機制,完善建設成效監測評價體系,探索分類評價與國際同行評議,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反映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多元多維成效評價體系,優化以需求為導向、以質量為條件的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建設高校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八是完善穩定支持機制,引導多元穩定投入,創新經費管理,對建設高校和學科實行差異化財政資金支持,強化基礎保障,重點加強主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新興交叉學科。

  “雙一流”建設如何“破五唯”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對此,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雙一流”建設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一是建設動態監測中,定性描述與定量數據相結合,不把帽子和論文數量等作為監測點,加大質量、貢獻和內涵建設成效的監測,并有充分“留白”空間,高校可將特色成效寫實性描述。二是在建設成效評價中,注重體系性、診斷性、集成性和發展性,突出質量、服務和貢獻,堅決摒棄數論文、數帽子的做法,不簡單以論文數量、排名變化、帽子數量等作為評價指標。關注代表作質量、高層次人才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及成果情況等,重點考察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師的學術水平、教學投入、社會服務貢獻。三是在認定建設范圍中,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基本門檻,把學科內涵建設、特色發展、質量水平作為基本依據,突出建強促優,綜合設置認定條件,不與各種大學學科排名、論文指標等掛鉤。

  記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布。為增強建設動力,完善約束機制,對首輪建設成效并未完全達到預期,相比同類學科在整體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成長提升程度方面相對偏后的部分學科給予警示,相關學科應加強整改,2023年接受再評價,屆時未通過的將調出建設范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