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學子寒假返鄉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寧波大學地旅學院19級地理科學(師范)學院的楊瑩等百余名大學生領到了一份獨特的“寒假作業”。他們化身理論宣講員投身“返家鄉”社會實踐,在全國多地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的深入鄉村傳播全會精神,有的錄制視頻線上宣講,有的用雙語形式推送時代強音,發出了寧大青年的“后浪潮音”。
羅斐怡是寧波大學第十四期青年人才學院的學員,家鄉在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凌云鄉凌云村。寒假期間,羅斐怡通過與當地村干部和村民面對面交流和實地考察,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村民講解黨的創新理論和發展成就。
宣講也讓學子深受教育。在訪談過程中羅斐怡了解到,凌云村在全面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推動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通過非洲大雁的養殖和苦筍的種植,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這讓我對共同富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羅斐怡說。
據了解,寧波大學青年人才學院共有學員80名,寒假期間他們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和興趣,深入社區鄉村,結合百年黨史、中國故事、時事熱點,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累計開展線下宣講30場。除此之外,全校各個學院也積極舉辦“青年宣講員返鄉宣講”活動,“十九屆六中全會知多少”“黨的奮斗百年歷史”“堅持人民至上”“新歷史決議的傳承與創新”……宣講員們結合自身的感悟,向家鄉人民講解一個個選題。
作為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團長,楊鈺返鄉之前便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寒假生活更加充實。思來想去,楊鈺決定結合專業優勢開展線上宣講。就這樣,楊鈺開始了線上微課的制作,從文稿構思到實際撰寫,從視頻錄制到畫面剪輯,歷時半個月。
據悉,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6名宣講團成員已制作完成6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宣講視頻,他們積極聯系社區、鄉村網格員,將視頻廣泛轉發。此外,還有20余名宣講員通過創作理論宣傳畫、理論宣傳詩歌等形式在家鄉開展線下宣講。
“外國語學院外文宣講團一直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寧波故事。這次寒假,能夠發揮語言優勢向學校的留學生和外語專業的同學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外文宣講團成員朱恩燕說。
和朱恩燕一樣,13位寧大外文宣講團成員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寒假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關于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的13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進行精心翻譯,歷時半個月打造13期專題推送,并在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以雙語形式推送,向留學生群體積極傳播。
寧波大學團委書記孫芬娜說,“寧波大學學生利用寒假,以多種形式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自覺與時代同心同向,與祖國同夢同行,把個人的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的一次生動實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陳晨 游玉增)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