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名師”是誰成就的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3-07  閱讀:次   |
42.9K

  大家都知道,名醫是由眾多疑難雜癥病人用生命的代價錘煉出來的,健康的人群是成就不了名醫的;但是,在教育領域,許多所謂的“名師”,似乎是由優秀的學生群體成就的。這好像有點違背常理。

  如某市一重點高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僅將本市優秀生源招到學校培養,還吸引了周邊市區的優秀學生。因為每年都有幾名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社會上都認為這所學校是“名校”,這所學校里的老師都是“名師”,教師也覺得自己很厲害。到了21世紀初,學校開始走下坡路,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少了,這所學校對外的解釋是學生素質下降了。考得好,是老師教得好;考砸了,是學生素質差,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怎么看,都有攬功諉過的成分在里面。

  我還遇到過這樣一位重點高中的數學“名師”。這位老師因為某種原因調到職業高中來教書,學校領導特別器重他,畢竟是重點高中的“名師”,就安排他擔任成績最好的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因為要參加省對口升學考試,學生也對這位“名師”充滿了期待。可是,一周后學生開始普遍反映“聽不懂”。教務處主任帶領幾個數學老師去聽課。他們發現,這位老師盡管講得很投入,但難度遠高于職高教材的要求。于是,課后將學生的意見反饋給這位“名師”。“名師”也表示會調整自己的授課計劃,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個月,他就被學生“趕下”了講臺。這位老師很委屈:我給普通高中的學生上課,他們都很歡迎,反倒讓你們這些不咋樣的學生給轟出來了……沒辦法,他只好到另一所普通高中教數學去了。

  另一種現象,更加重了我對“名師”的思考。有幾位在職業高中很受學生歡迎的數學老師到普通高中去教學,一般一年半載之后都成了挑大梁的“名師”。我曾問過他們,到普高后壓力大不大?他們說,只要能教得了職高學生,基本就教得了普高生,因為普高生大多數是積極學習、很會學習的人。

  這類“名師”,與其說是他們成就了學生,倒不如說是學生“成就”了他們。

  這是不是說名師就不重要了呢?不是。我認為,不僅重要,而且非常重要。關鍵是教師要將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名師的作用就是幫助每一個學生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在后進生轉化方面,讓每個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能爬到100米高度的,絕不能讓他停在99米的高度,這也是對“人才高質量成長”的最佳詮釋。

  根據教師在教學上的表現,我將教師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成就學生,成長自己;第二類是成長學生,成就自己;第三類是折磨學生,痛苦自己。

  大多數教師屬于第二類,包括前面提到的“名師”,第一類是少數,第三類則是極少數。

  第一類教師是根據學生的客觀需要因學施教,關注的核心是學生學習進程,這也是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體現的教學理念是“成就”學生。

  第二類教師是根據自己完成“教”的需要因教施教,關注的核心是教師教學進度,與因材施教是背道而馳的,所體現的教學理念是“塑造”學生。

  第三類教師僅僅是把教育工作當成了謀生的飯碗,這類教師考慮的是收入與付出的性價比,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盡量付出最小的努力。既不研究教材,也不研究學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要“成就”學生,教師到底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我認為,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是啟蒙。啟蒙,不是只有幼兒園和小學教師才面臨的問題,其實每一門新學科、每一個新領域都存在啟蒙的任務。啟蒙,不僅是基礎認知的“萌芽”和“破土”,也包括學習方法和興趣的激活。

  第二是發現。教師要通過學生的學習過程,主動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供幫助,同時還要能夠發現學生的專業興趣傾向。

  第三是培養。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通過學習知識訓練出來的發現問題、精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技能兩方面。還要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人生規劃,包括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兩個階段,學業規劃是職業規劃的基礎。在義務教育階段前期,學生主要是進行學業規劃,進入后期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職業規劃。在這個階段,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興趣傾向,還要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自身客觀條件等,及早培養專業認同和職業歸屬意識,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

  (作者郭海江系河南省濮陽縣職業技術學校)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