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政策“組合拳”促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臧洪梅 王晶晶)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近日該校印發了《安徽醫科大學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安徽醫科大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為了優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方式,解決科研人員“不敢轉”的問題,此次出臺的《安徽醫科大學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工作方案》明確了歸屬學校的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部分不再納入國有資產管理清單、在向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時,可以不進行價值評估;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高價值專利培育制度,建立兼職技術轉移經紀人隊伍,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轉化的全鏈條管理服務體系等政策。
為了深化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解決科研人員“不想轉”的問題,在《安徽醫科大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方案》中明確了七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賦權”、完善成果轉化分配政策、建立盡職免責機制等。
相關方案明確,經科技成果完成人申請,學?蓪⒉坏陀10年的職務科技成果使用權或不低于70%的所有權賦予成果完成人。賦權科技成果在安徽省內轉化的,成果完成人獲得轉化收益(股權)的80%;在安徽省外轉化的,成果完成人獲得收益(股權)的70%。賦權后,學校持有的股權部分可以由科技成果完成人代持,也可按評估價格轉讓。學校將轉化凈收益部分的10%獎勵給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
據悉,安徽醫科大學堅持開門開放辦學,近2年獲得橫向科研經費3.3億元,實現了“人類卵母細胞冷凍保護劑”“小口徑激光電切鏡”等重大成果的落地轉化。此次與工作方案同時印發的還有系列管理文件和實施辦法,力求全方位解決科研人員與管理人員“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等制約成果轉化的瓶頸問題,努力推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進行轉化。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