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 打造永遠在線的網上課堂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4-10  閱讀:次   |
42.9K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是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的一個綜合集成平臺,具有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教育創新等功能,是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的有效支撐。”3月2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和應用進展成效。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續梅介紹說,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正式上線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一期項目包括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及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通過提供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打造永遠在線的網上課堂。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有效支撐優質資源共享

  “為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大力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在原‘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基礎上改版升級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發布會上介紹,在原有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兩個資源板塊的基礎上,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新增加了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實踐經驗等四個板塊,共有36個二級欄目,現有資源總量達到28052條,新增資源17300條,增加1.6倍。

  據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自3月1日上線試運行以來,截至3月25日,累計瀏覽總量達7.2億,日均瀏覽量2888萬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0倍,最高日瀏覽量達6433萬;平臺用戶不僅覆蓋了全國各省區市,還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也使用了平臺資源。

  發布會上,呂玉剛進一步用數據變化情況說明平臺有效支撐了“雙減”和“停課不停學”。

  去年7月中央“雙減”文件發布后,平臺瀏覽量、訪問人次均呈現高位激增態勢,截至今年2月底,原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日均瀏覽量達2104萬,比“雙減”文件發布前的日均瀏覽量增加17倍;今年3月1日平臺升級改版試運行后,日均瀏覽量進一步增加,比“雙減”前增加24倍。

  3月14日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多點發生,部分地區中小學充分使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保障“停課不停學”,平臺總體日均瀏覽量由3月份前兩周的1291萬左右提高至后兩周的4619萬以上,增加了2.6倍,其中疫情比較嚴重的遼寧、吉林、福建、山東等省份增幅均超過6.5倍。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上線運行,還有效支撐了優質資源的共享,尤其是給廣大農村地區免費送去了優質教育資源,為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西部許多農村邊遠地區利用平臺資源實施‘雙師課堂’,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呂玉剛表示,今年3月1日以來,廣西的瀏覽量超過了5000萬,陜西、甘肅的瀏覽量超過了2100萬,內蒙古、云南的瀏覽量也超過了1000萬,這些省份的日均瀏覽量是3月1日改版前的3倍。

  “下一步,教育部將持續豐富平臺資源,完善資源建設機制,不斷匯聚各類優質資源;不斷拓展平臺功能,逐步實現對資源使用的跟蹤反饋、過程性數據收集分析、個性化資源推送等;大力推動平臺應用,進一步強化應用部署和培訓,健全應用激勵機制,抓好應用試點,推廣一批典型經驗,推動資源常態化應用。”呂玉剛說。

  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插上職教發展“新翅膀”

  “加快職業教育數字化步伐是提升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舉措,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看來,通過建設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將完成3個革新:革新傳統治理模式、革新傳統評價模式和革新傳統學校模式,從而重構職業教育新生態。

  陳子季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由四大板塊組成:“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服務學習者享有優質便捷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提高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使用效率;“教材資源中心”,服務職業教育教材開發、選用、監管和評價等需要;“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服務職業教育實訓教學、技能鑒定和競賽考試等應用需要;“教師服務中心”,服務職業教育干部職工培訓內容優化、培訓質量提升。

  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分三期建設,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已于今年3月29日上線,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開發與上線,12月底完成平臺各規劃功能的開發與上線。

  目前上線的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包括:專業資源庫、在線精品課、視頻公開課三個模塊。其中,專業資源庫模塊以專業為單位,為各類學習者和教師提供完整系統的專業課程資源和學習包,包括全國優質職業院校優勢專業聯合企業共同開發的標準化、示范性課程以及各種拓展資源,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和編輯課程資源,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個性化課程;在線精品課模塊覆蓋所有行業門類,匯集職業教育領域的優質慕課,供教師教、學生學;視頻公開課模塊以職業教育國家級獲獎項目的課程資源為基礎,為職業院校提供可選用、可觀摩的課程。

  “四大板塊,既滿足教師系統教、學生系統學的數字資源需要,又服務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發布會上,陳子季總結了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的三大特點。

  一是多主體開發建設,譬如每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平均有17.5所優質職業院校、16個頭部企業參與開發,促進了教育鏈、創新鏈與產業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特色。

  二是多維度個性應用,打造適合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課程,截至目前平臺已有教師自建課程超17.8萬門,為“大規模個性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可能。

  三是多層次提供服務,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自學和學習自測,教師可以依據平臺提供的各項數據改進教學,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靠多維度數據分析改進服務,賦能職業教育現代高質量體系建設。

  “未來,平臺將引領教育理念變革、思想變革、方法變革、實踐變革,用數字化思維重構職業教育生態,服務專業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陳子季說。

  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匯聚全世界“金師”“金課”

  “這是全球課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首批上線的2萬門課程是從1800所高校建設的5萬門課程中精選的優質課程,課程覆蓋了13個學科92個專業類,匯聚了林毅夫、鐘南山、張文宏、樊錦詩等多位名師大家的授課。”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有關工作情況。

  吳巖表示,中國慕課從2013年的5門起步,截至2022年2月底,我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5萬門,選課人次近8億,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次超過3億,慕課數量和學習人數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目前,高校教師使用混合式教學比例已經從新冠肺炎疫情前的34.8%提升至目前的84.2%,基本形成了一套包括理念、技術、標準、方法、評價等在內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方案。

  “作為匯聚國內外最好大學、最好教師、最好課程的國家級綜合課程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為全國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教與學服務,同時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提供師生線上教與學大數據監測與分析、課程監管等服務,提高了教育決策與管理水平。”吳巖說。

  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的正式推出和持續應用,還為世界高等教育貢獻了中國力量。

  吳巖透露,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鏈接了“愛課程”和“學堂在線”兩個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向世界提供900余門多語種課程,并向印尼捐贈60門高水平課程用于當地高校教學。同時,在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組織推動下,11個國家的13所著名大學開展國際學分互認,多所高校開設了全球融合式課程。

  “未來,平臺要匯聚全國乃至全世界‘金師’‘金課’,成為永遠在線的‘金課堂’,為上百萬的高校教師、數以千萬的大學生、數以億計的社會學習者提供服務。”吳巖指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將成為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學習范式、教學范式創新的重要載體,將深刻改變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育的管和教學的形態,為持續推進高等教育領域的學習革命、質量革命,加快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夢作出歷史性貢獻。

  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云端”送崗高校畢業生

  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當前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部在原有平臺基礎上,全新升級建成‘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通過打造24小時365天‘全時化、智能化’平臺,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王輝介紹,高校畢業生是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的主要服務對象。圍繞畢業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所需所求,平臺主要提供求職服務、就業指導、重點引導等服務。用人單位在平臺注冊后,可便捷地參加各類招聘活動,發布崗位信息、篩選簡歷,與畢業生進行線上互動,達成意向后可直接在網上簽約。地方教育部門和高校通過平臺可動態監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進展,調查和分析就業形勢。用戶也可以通過平臺鏈接到各地和高校的就業網站以及主要的社會招聘平臺。

  “面向2022屆畢業生,平臺匯集了380余萬個崗位信息。”王輝表示,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正在舉辦“2022年郵政快遞業網絡招聘”等五場招聘會,已上線“互聯網+就業指導”直播課91期、“宏志助航”系列就業指導培訓課程資源118個,提供44項職業測評、125個職業百科和578個職業案例。

  “我們將持續辦好‘云招聘’,在今年8月底之前,平臺將舉辦線上招聘會40場左右,提供500萬條以上崗位信息,同時大力推廣‘云簽約’,實現求職簽約線上‘一站式’辦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就業服務。”王輝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