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發展是“換裝”還是“換芯”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民進成都市委會主委楊建德建議將全國所有“職業技術”院校名稱更改為“應用技術”院校,消除“職教學生”標簽化。
必須承認的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和偏見一直存在,認為職業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將全國所有“職業技術”院校名稱更改為“應用技術”院校,如果能消除這些刻板印象和偏見,倒也不失為良策。但仔細審視這一建議,不乏一廂情愿的意味。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中職學校,建校近40年,學校校名改了許多次,包括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但不管怎樣更名,中職學校就是中職學校,別人不會把你當成普通高中。
近年來,全國部分高校也熱衷于改名。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間,全國至少有200所高校更換了校名。其中,部分高校極力將“職業”或“職業技術”抹去。
教育部2020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到,獨立學院整合優質高職學校或高等專科學校成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校名稱一般為某某職業大學或職業技術大學。在類型上屬于職業教育,在層次上屬于本科層次教育,與普通本科高校同屬一個層次。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之后更名為大學,但要求校名中必須保留“職業技術”字樣,這一規定在一些地方落實過程中受到了阻礙。2020年,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意欲轉設為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許多在校學生表示反對,稱寧可不要“大學”,也不要“職業”兩字。
是“職業”“職業技術”這些字眼可怕,還是大家對“職業”“職業技術”有偏見?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調查發現,30.2%的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職業學校。也就是說,學生、家長都不愿意與職業教育沾邊,主要還是因為社會不看好職業教育。
回到“職業技術”院校名稱更改為“應用技術”院校這個話題,如果改名能消除“職教學生”標簽,能解決職業院校社會認可度低的問題,國家何必花大力氣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因此,職業院校應思考如何“換芯”而不是“換裝”,要在提高辦學質量、優化辦學格局、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持續發力,從而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讓職業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
(作者葛昌明系甘肅省景泰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