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大考中淬煉成長 ——鄭州大學師生同心抗疫記
5月14日上午,天朗氣清,鄭州大學,學生們在操場上奔跑,在眉湖邊讀書……這是學校解除靜態管理的第一天,對于多日足不出樓的學生們來說,這一刻期待已久——他們在方寸宿舍里堅守,在“云端”課堂上逐夢,在志愿服務中生出繁花,在成長中戰“疫”,在戰“疫”中成長。
此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鄭州大學堅持國家“動態清零”疫情防控政策不動搖,堅決阻斷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有效維護了學校的安全穩定,守護了廣大師生的健康平安。
以生為本,堅決阻斷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5月3日,河南鄭州進入全市靜態管理。5月5日,鄭大南校區一名學生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學校第一時間啟動戰時應急機制,發布《關于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緊急通告》,實施全面靜態管理,禁止校園流動,全校按下“暫停鍵”。
學校辦學規模大,實行封閉管理后共有7萬余名師生吃住在校,必須分秒必爭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按照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學校融入屬地聯防聯控機制,與河南省教育廳、鄭州市成立疫情防控聯合指揮部。全體校領導落實分包責任制,指揮調度在一線、沖鋒戰斗在一線,建立每日兩會商、每日調度、每日信息收集和24小時熱線工作機制。
為做好服務保障,打通校園疫情防控“最后一百米”,5月6日,該校黨委緊急研究下發《鄭州大學疫情防控工作學生宿舍樓樓長制實施方案》,50名學院書記、院長立即響應,按照分工進駐110棟學生宿舍樓擔任樓長,開展樓宇保衛戰。“全天候和學生在一起,全范圍守住安全底線,全過程做好各項保障”,這是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焦世君提出的“三全”工作法。
“在困難面前,鄭大人不會低頭,團結一心,堅持到底,一定會回歸寧靜有序的校園生活!”這是國際學院發給同學們打氣的話。學院全體院領導、輔導員、班主任下沉班級,構建網格化愛心幫扶體系,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鄭州市委市政府及屬地疫情防控部門指導幫助下,學校應急指揮體系高效運轉,精準實現平急轉換,以“快流調、快研判、快流轉、快管控”的“四快”機制跑贏病毒傳播速度,嚴防疫情擴散蔓延,為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時間。5月12日上午,校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主持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座談會,他指出,在這場戰斗中,每一位師生都是戰士,是學校的保衛者,為學校抗擊疫情、戰勝疫情貢獻了力量。
聞令而動,黨員干部沖鋒“疫”線
大難大考,最看擔當。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校黨委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能力作風建設的重要戰場、重大考驗,帶領各基層黨組織成立107個臨時黨支部、51個研究生宿舍功能型黨支部,組織動員500余名教職工黨員、1.4萬余名學生黨員火速集結、迎難而上,當好一線“急先鋒”,筑起抗疫“紅堡壘”。
“12小時趕制4萬余個饅頭,1.8萬斤米飯,所有后勤職工不舍晝夜,為的是讓同學們能夠吃上一口熱飯。”四校區靜態管理,師生的用餐成為最棘手問題。“后勤保障是贏得戰斗勝利的重要保證”,后勤集團丁遂奇負責南校區后勤保障工作,他考慮最多的是如何“保供”。他帶領工作人員連夜采買蔬菜、肉、蛋、飯盒等原材料,在經過消殺、質檢、入庫后,已經是凌晨4點,緊接著是備餐、打包、送餐——后勤部門2800名職工齊上陣,他們通宵達旦工作,經受住了這前所未有的考驗。
“所有同學狀態良好”“樓宇臨時黨支部工作已啟動”“消殺工作已經完成”……這是50名樓長進駐當晚的匯報信息。他們中有即將退休的老同志,有帶病上崗的老黨員……在戰“疫”號角吹響后,他們亮明身份、掛牌上崗,發揮著“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只身扎進學生宿舍樓。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天”。300多名輔導員第一時間進駐宿舍開啟“24小時陪伴”,精準排查學生狀況、迅速傳達校園防控措施、全面宣傳防控知識、“一對一”做好心理疏導——“每天工作20個小時,手機充電5次以上,接打電話超過1000分鐘,記錄筆記10余頁,更是無從計算的信息”。這是國際學院輔導員劉艷芳一天的工作量。
在戰“疫”的關鍵時刻,校園里隨處可見的是“大紅”和“大白”。學校機關黨委第一時間組建了機關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他們穿上紅馬甲立即投入戰斗,在餐廳前幫著取餐、分餐,耐心細致地幫同學們解決實際困難。“同志們都非常積極踴躍,愿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展現了機關黨員的風采。”機關黨委書記張承鳳表示。
勇擔使命,在戰“疫”中綻放青春光彩
越是艱難越要勇敢,越是疲憊越要堅持。學校發布《致全體學生的一封信》,號召學生們要在磨難面前萬眾一心,共同守護校園。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在學校共青團的有效組織下,各校區、各院系青年志愿者緊急集結,堅守在發餐點、核酸檢測點、信息錄入等一系列崗位,協助維持靜態管理期間校園運轉秩序。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降雨降溫,他們不曾停歇;五六個小時的工作,他們不喊苦不喊累。
在戰“疫”的關鍵時刻,大家在樓宇內見到最多的就是佩戴黨徽或工作證的學生黨員和干部突擊隊。“5月6日凌晨1點開始組建學生黨員和干部突擊隊,凌晨2點半18個突擊隊就組建完畢了。”擔任主校區三棟樓樓長的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翟彧說。
“護衛國旗是我們的職責,守護校園是我們的使命!哪里有需要,我們就要到哪里!”校國旗護衛隊的隊員們自告奮勇、沖鋒在前。在防疫特殊時刻,運送貨物司機不能下車裝卸的情況下,500多名隊員主動請戰支援后勤工作,他們化身“搬運工”運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為學校后勤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迷彩“綠”、志愿“紅”交相輝映,成了校園亮麗的風景線。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而生動感人的身邊故事則是鮮活的思政教材。“我們來自不同的院系,我們不曾相識,是疫情讓我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學校的抗疫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我們身邊,領導老師、醫生護士守護著我們,與我們同吃同住。正是他們的溫暖和篤定,我們才感到踏實和心安,哪怕是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笑著面對。”正在進行健康監測的一名學生表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馬文亞 李林潔)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