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財經大學:志愿者“溫暖守護”讓社區“暖意融融”
“足不出戶的居民,生活物資如何供給?”
“快遞到了,怎樣送達?”
“小區不能外出,急病的患者如何就醫?”
……
7月13日以來,蘭州財經大學段家灘校區家屬院多個單元樓相繼被封控,家屬院也被列為中風險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家屬院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教師志愿者在核查、檢查相關抗疫物資 蘭州財經大學供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蘭州財經大學黨委統一部署下,該校住在段家灘校區東、西家屬院未被封控單元的42名黨員、領導干部和中青年教師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和保安、后勤服務人員等一起投入“抗疫戰場”,有條不紊地推動防疫政策的宣傳、生活物資的供給、消毒消殺、隔離轉運等各項工作,確保了封控區居民的生活正常運轉。
連日來,該校基建處處長曾明榮帶領11名骨干志愿者服務隊,規范有序協助社區完成了抗原試劑發放、核酸檢測、預防中藥發放等防疫工作,還“一對一”對接各臨時管控樓棟(單元),及時了解、解決住戶基本生活物資轉運、藥品采購等需求。這支志愿服務隊在單元樓間來回奔波,一趟趟地為居民取快遞、搬蔬菜、運水果,解決買藥、打水、為電卡和燃氣卡充值等生活困難問題。
教師志愿者引導居民有序做核酸檢測 蘭州財經大學供圖
“突然收到家屬院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消息,我們作為志愿者,當即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從1樓到28樓,挨家挨戶敲門排查。霧氣蒙住了護目鏡,汗水浸透了防護服,4小時的排查與組織重點人員轉移,雖然大家累得筋疲力盡,但成就感滿滿。”剛剛脫下防護服的金融學院院長程貴和藝術學院院長牛勇等十多名志愿者,一邊整理著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一邊說。
小區里急需就醫的病人、行動不便的老人和需要物資的嬰兒、家里沒菜的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都是每一位志愿服務隊心頭的牽掛。居住在一號樓的退休教師焦領娣,因為子女都在外地,單元被封控后家里蔬菜所剩無幾,不會從網上下單買菜。志愿者、信息工程學院教授王紹軍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對接幫忙,詳細記錄焦領娣的樓層和電話號碼以及具體的需求,積極聯系為她買菜,確保了老人生活無憂。
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也讓被封控住戶深受感動。居住在9號樓的青年教師向海斌從志愿者、校工會常務副主席袁彬手里接過滿滿一大箱轉運的蔬菜時說:“感謝學校對封控樓棟周密安排和生活保障,更要感謝志愿者們不辭辛苦的服務。期待早日解封,解封后我也要加入志愿者團隊,和大家共同守護我們小區的安全。”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一開始內心還是有一些忐忑和恐懼,但疫情防控眾志成城。做核酸檢測掃碼時,我們的頭發被汗水浸透了,臉上印上了深深的壓痕,但大家仍義無反顧地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并肩戰斗中更堅定了抗疫必勝的信念。”志愿者、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瓊和法學院副院長李萌,道出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的心聲。
蘭州財經大學學生助力屬地疫情防控工作 蘭州財經大學供圖
“在疫情面前,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全力以赴同疫情斗爭,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隊、青年志愿者的模范帶頭作用。從教師到志愿者,從教室到核酸檢測點,改變的是工作場地,不變的是責任擔當,他們用責任和使命詮釋了師者大愛,筑牢了家屬區的安全防線。”蘭州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賈寧說。
學校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群體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發生后,蘭州財經大學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調度會,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細致周密的部署安排,并向全校教職員工發出抗疫倡議書,確保指揮有序、調度有方、響應有量,保障有力。同時,組織相關人員積極參加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和全省高校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高效性。
當下正值暑假,學校一方面積極做好返鄉學生的風險排查和健康打卡,指導學生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還倡議他們積極投身屬地疫情防控工作。連日來,該校研究生、本科生的身影閃現在各地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著當代青年學子的使命和擔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劉文玉)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