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南通職業大學 建設“服務型職大”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4-10  閱讀:次   |
42.9K

  “雙高計劃”建設實施以來,南通職業大學面向“一帶一路”倡議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及南通打造“一樞紐五城市”的發展定位,確立“學習型”“服務型”“交互型”“研究型”“質量型”的“五型職大”建設發展目標,通過深入實施“三個聚焦”,構筑技能人才供給“蓄水池”,培育社會服務示范“排頭兵”,當好多元成長成才“助推器”,不斷滿足南通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務型職大”建設成效顯著,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聚焦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構筑技能人才供給“蓄水池”

  學校始終踐行張謇先生“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辦學思想,積極打造“政產學研用”生態圈。為避免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形式單一、需求受限、合作不持久不深入等問題,學校與百余家通商企業合作組建理事會,成立了5個校企共建的二級學院和6個現代產業學院。通過搭建“學校+產教聯盟”“學校+行業協會”“學校+產業園”等多種雙主體合作平臺,形成“學校+核心企業+眾多中小企業”的“1+1+N”多元協同育人治理結構,核心企業引領行業發展,中小企業匯聚人才需求。建校半個世紀以來,學校為社會輸送了近10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在校生規模達2萬人以上,留通就業率達60%以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四技”服務能力每年達2000萬元以上,先后獲得“南通市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貢獻獎”10次。

  聚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培育社會服務示范“排頭兵”

  面向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倡議、東西部協作,學校優化辦學功能定位,持續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水平。學校依托“科技鎮長團”、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定期選派優秀中層干部、骨干教師和優秀畢業生到鄉鎮和中西部地區,發揮專業人才優勢,實施精準幫扶和對口支援;通過南通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平臺,將“職業道德與安全教育”“職業素養與安全生產”等公共課和“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施工組織”等專業課,以線下到線上、從課堂到田間的方式,有效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等社會群體的專業技能,助力江蘇省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學校設立海外魯班學院和魯班工坊,選派多名優秀教師赴印度尼西亞、加蓬、肯尼亞等國家開展支教援教,以班級建制接收納米比亞留學生,受到多國的肯定贊賞。學校與陜西省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等西部院校開展對口幫扶,累計34名管理干部、骨干教師來學校掛職鍛煉;落實“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選派多名骨干教師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支教,獲“江蘇教育援疆十大科研成果”獎。

  聚焦服務全民終身學習

  當好多元成長成才“助推器”

  學校統籌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舉。為避免高職院校缺乏滿足多元化社會生源終身學習需求的頂層設計、缺乏切實適應區域發展需求的人才與智力資源供給機制等問題,學校積極開展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實踐,探索與本科院校合作培養、中高職銜接等教育形式,探索職業本科教育,搭建學生多元化選擇、多路徑成才的“立交橋”和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教體系。圍繞“兩提升一建設”的“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加快推進本科職業大學建設,落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等文件精神,遴選建設首批職業本科培育專業6個;積極開展好與無錫太湖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等“5+0”聯合培養,與南通大學、南通理工學院等“3+2”專本銜接及與常州工學院等“4+0”分段培養等合作項目,優化完善與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等中高職銜接“3+3”項目,在江蘇省內實現校內高職教育與技工教育一體化銜接。學校依托南通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平臺、化工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等積極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近三年累計為近10萬人次開展各類社會培訓,為近1.2萬人次進行各類技能鑒定,為近1.6萬人次開展各類職業技能與區域文化體驗教育。學生多元成長成才效果不斷彰顯,2021年獲評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一個,2018年獲“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2021年獲“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者”提名獎,2021、2022年連續兩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022年獲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物聯網”賽項一等獎各一項。

  (馬海燕 姜樂軍 張海鋒)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