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70周年創新發展實錄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4-26  閱讀:次   |
42.9K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隸屬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由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舉辦,與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技術培訓中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作模式。辦學70年來,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武漢電院”)緊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不斷完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發揚“勤奮執著自強不息”的精神,秉承“嚴謹求實創新奉獻”的校訓,走出了一條“根植行業、教培一體、創新發展、特色鮮明”的職業院校創新發展道路。

  作為“國家‘雙高計劃’專業群立項建設單位”“湖北省高水平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近年來,武漢電院扎根荊楚大地、深耕教培發展、大力提質增效,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電力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等一系列重大榮譽,逐步形成了“電力專業群特而精優,‘雙師’隊伍齊而精良,校企合作融而共贏,服務發展強而精準,內部治理體系全而精益,教育信息化智而泛在,國際交流廣而深入”的優良辦學局面,為探索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模式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七秩砥礪,壯心不已

  1953年5月,“中南水力發電工程學校”成立,臨時校址定于湖南湘鄉。

  1954年1月,學校遷抵武昌東湖之濱,重新定名為“武昌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1958年10月,升格為“武漢電力專科學校”。

  1977年9月,更名為“湖北省電力學校”。

  1985年5月,再度更名為“武漢電力學校”。

  1997年3月,湖北省電業技工學校并入武漢電力學校。

  1998年11月,湖北省電力公司管理培訓中心在武漢電力學校掛牌成立。

  2002年4月,正式定名為“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并沿用至今。

  2012年6月,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與湖北省電力建設技工學校合并,組建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技術培訓中心,與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模式運行。

  2019年12月,全新啟航的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邁上發展快車道。

  2023年5月2日,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即將迎來她的70歲生日。

  七秩耕耘,弦歌不輟。70年間,武漢電院已向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分散于湖北乃至全國各地各級電力系統,成長為領導干部和專業技能技術骨干,為母校贏得了美名。

  七秩澎湃,篤行不止。近年來,武漢電院充分對接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需求,著力培養電力工匠和高技術技能人才,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以質立校、志向技培,在電力英才教育培訓新征程上矢志前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武漢電院不僅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經驗豐富、實踐技能過硬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還有來自國家電網生產一線經驗豐富的專家、電力工匠參與日常教學科研和培訓工作。他們在優勢特色專業建設、職業技能競賽、“1+X”證書制度、新形態教材開發等領域各展所長,為武漢電院充分發揮行業辦學優勢,提升產教融合效能,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培養電力行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教融合,成就“雙高”

  乘著“雙高”建設的東風,2019年,武漢電院按照“實習現場就是培訓現場、培訓現場就是生產現場”的“三場合一”設計思路,以促進設施設備共通、技能項目一致、安全標準統一、校企文化融合為標準,開始不斷完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優化資源結構、擴大整體效益。

  截至目前,武漢電院已建設完成實訓基地32個、實訓室117個,其中千萬級資金項目實訓基地8個、國家央財支持實訓基地2個、國家電網公司實訓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4個、校外緊密型實訓基地55個。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時代對高職畢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培養企業行業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武漢電院創設的“產教融合教培一體”模式,將學生學歷教育與企業職業培訓一體化運作,在頂層設計、人才培養、組織機構、師資隊伍、基地建設和評價考核六個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形成了基地共建、隊伍共培、科研共促的良好格局。

  2022年3月,由武漢電院報送的“打造產教融合生態圈,構建終身學習新陣地——武漢電院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體三共三通’職業教育終身化路徑建設實踐案例”入選國家教育部門2021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單。

  “一體三共三通”,是指實施一體化的職業教育終身化頂層設計,打通人才供需兩端,與企業共培共育師資隊伍、共創共盈基地資源、共建共享教學軟資源,貫通培養學生的職業預備期、職業適應期和職業發展期,實現全職業生涯周期的賦能培育,構建人才成長與發展的終身學習新陣地,全方位無死角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在武漢電院院長冷玉奇看來,“以學生為中心,服務學生成長”是職業院校辦學的頭等大事。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武漢電院將電力行業標準引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適銷對路”的高質量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贏得了社會大眾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也打造出了武漢電院畢業生高就業率和高就業質量的“雙高”品牌。

  武漢電院的教師團隊還主持或參與編寫了多項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行業企業技術規范等,積極發揮“雙高”院校示范引領作用,助力行業發展。

  根植電力,面向湖北

  秉持著“根植行業、教培一體、創新發展、特色鮮明”的辦學理念,武漢電院依托國網湖北公司建成了業內首個“輸變電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并采用新媒體手段進行“實訓實習云直播”,助力全國71所高校學生線上學習;建成湖北省內首個“近零碳”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有力支撐“雙碳”科普教育和能源產業新興業務復合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建設“惟楚有才”管理學習平臺,注冊用戶超7萬人,訪問量超千萬人次,年培訓承載量突破百萬人次,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培養國家電力事業工匠”的辦學宗旨。

  武漢電院黨委書記謝海紅介紹,得益于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技術培訓中心和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雙重身份,武漢電院充分發揮辦學優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德技雙優、身心雙健”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構建深融電力的特色“雙元”培養體系,對接“1+X”證書制度,推行“三教”改革,完善“七位一體”素質教育體系,制定《新時代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著力培養電力產業急需、適應產業高端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近三年來,武漢電院培育電力特色人才培養改革創新案例10個,獲得全國電力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生獲國家競賽獎項10項,獲省級及以上創新競賽獎項25項,創新訓練項目獲獎47項,還涌現出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余問宇等一大批優秀學生典型。

  通過與職業培訓評價組織深度合作,武漢電院協助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開發了變電一次安裝系列證書,取證考核范圍覆蓋全國49所高等院校(含18所職業院校、31所應用型本科大學);協助博努力(北京)仿真技術有限公司開發垃圾焚燒發電運行與維護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取證考核范圍覆蓋全國26所職業院校。

  2020年6月,武漢電院獲批“武漢市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并以此為契機,助力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成為湖北省首批產教融合型企業之一。

  為了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融入國家“雙碳”目標,助力建設美麗湖北,武漢電院持續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不斷升級調整專業結構,推進專業與產業高度銜接,主動構建電力職業教育終身學習體系,分類推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2021—2022學年,武漢電院結合國際能源電力轉型和湖北“51020”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形成了緊密對接電力行業和湖北區域產業發展的專業布局。

  通過實施專業共建、資源共建、基地共建和隊伍共建,武漢電院專業內涵和辦學實力不斷提升。截至目前,10個招生專業中,已建成國家骨干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8個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專業,可對接支撐湖北現代化工及能源這個萬億級支柱產業;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和裝備制造大類專業各1個,可對接支撐湖北北斗及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兩個千億級特色產業。

  專業建設有特色,就業自然更有保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武漢電院穩定合作用人單位已達400余家。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2年超過97%,位居湖北省同類院校前列。學生在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就業占比超過80%,湖北省內就業占比超過70%。畢業生在就業穩定性、專業對口率方面均高于全國“雙高”院校平均水平,一大批校友活躍在全國各地能源產業戰線,成長為企業領導、業界翹楚、技術技能能手。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七十年風雨兼程,薪火承繼,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職業教育“奮進之筆”的新起點上,武漢電院將始終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電力沃土,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電力培訓中心和高職院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汪亮亮 李昆)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